源见“乘槎”。指奉使远行的舟船。清 叶申芗《满江红.送童楚翘明府赴闽海运》词:“海上浮槎,张骞后,谁将空凿?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六四二引晋虞预《会稽典录》载:东汉廷尉盛吉,性仁爱。每当判决囚犯死刑,“其妻执烛,吉手丹笔,夫妻相向垂泣”。后因以“盛吉垂泣”咏仁及死囚之典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虞延克期,盛吉垂泣。”
忽:倏忽,突然。 好像在一夜之间,春风吹拂使梨花盛开。后多用以形容某些新鲜事物突然出现,显示一派繁荣景象。语出唐.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
同“寒林笋出”。唐司空曙《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》诗:“归来喜调膳,寒笋出林中。”
比喻习于浅近而不探求事物的奥秘。《文选.左思.吴都赋》:“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,未知骊龙之所蟠也。”刘良注:“玩,习也。碛砾,浅水而有石者。玉渊,渊深而有玉也。公子所习浅近,如此水之浅近也,不知我国如
亦作“先意承旨”,原意是指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意,后则泛指揣摩人意,恭顺奉承,以博取欢心。公明仪问曾子,您可以说是孝顺父母了吧!曾子回答道,哪里能这样说呢?君子所主张的孝,是要在父母还没有表示意图之前,就
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张问行,子曰:‘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立则见其参于前也,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,夫然后行。’子张书诸绅。”意谓言行须“忠信笃敬”,站则
同“藜阁火”。清 素泯主人《十醋记.醉荐》:“谁说藜辉高万丈,这乌纱未经胪昌。”
尔:你。 从你那里出来,又回到你那里去。 意思是你怎样去对待人家,人家就将怎样来回报你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曾子曰:“戒之戒之,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”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。”清.朱翊清《埋忧
同“秦火”。元郝经《秋兴》诗:“六经依旧垂天地,千载秦灰散劫空。”蔡元培《致〈公言报〉并答林琴南君函》:“先是补山先生某日至学园,见焚字纸者,近取谛视,则先生之遗著在焉,审之则一半已付秦灰。”【词语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