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絇丝

一絇丝

唐.刘餗《隋唐嘉话》:“张昌仪兄弟,恃易之、昌宗之宠,所居奢溢,逾于王主。末年,有人题其门曰:‘一絇丝,能得几日络?’昌仪见之,遽以笔书其下曰:‘一日即足。’无何而祸及。”

絇,音qú,原是将布缕或麻纠合结成绳索的意思,即纠合之义,如“纑绳絇”的“絇”即此。“一絇丝”,即“一束丝”“一桄丝”的意思。唐张昌仪兄弟奢侈过度,有人便题词于其门,对他们进行讽刺,意思是:你们如此铺张挥霍,折腾不了几天了,就像一桄丝,能络几天呢?昌仪的续书,十分无耻,说是能享乐一天就足够了,意思是能挥霍一天算一天。后因以“一絇丝”用为讥讽富贵无常,荣华易逝的典故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八《幽居》诗之二:“强健犹穿几两屐(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或有诣阮,见吹火蜡屐,因叹曰:‘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!’神色闲畅。”阮指阮孚,量,或作緉,亦作两),荣华正似一絇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粲不归秦

    同“王粲滞荆州”。唐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:“接舆还入楚,王粲不归秦。”

  • 柏酒

    柏树叶所浸的酒。传说柏叶浸酒,可以避邪长寿,旧时元旦常饮“柏酒”。晋代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元旦进柏叶酒。”晋代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谓正月一日,“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,进椒、柏酒,饮桃汤,进屠苏酒、胶牙饧

  • 兔园宾客

    同“兔苑宾”。宋洪适《选冠子》词:“兔园宾客,高会坐移清漏。”

  • 三山岛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宋辛弃疾《醉花阴》词:“蟠桃结子知多少?家住三山岛。”

  • 增襦袴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指地方官行惠政使百姓日趋富裕。清唐孙华《秣陵太守行》:“政声早溢石头城,比屋年来增襦袴。”

  • 黄犬信音

    同“黄犬书”。元马致远《集贤宾.思情》曲:“天涯自他为去客,黄犬信音乖。”

  • 龟转印函

    同“龟回印转”。北周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》:“旍节既秉,高蝉且珥,龟转印函,蛇盘绶笥。”

  • 气傲心高

    气:气势;气质。傲:傲慢;看不起人。心:心思。高:高深。指气质傲慢,心思高深。允禵(īí题,1688-1755年),姓爱新觉罗,名允禵,是康熙皇帝第十四子。允禵在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被封贝子(满

  • 岳阳三醉

    宋.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:“岳阳楼上有吕先生留题云:‘朝游北越暮苍梧,袖里青蛇胆气粗。三入岳阳人不识,朗吟飞过洞庭湖。’今不见当时墨迹,但有刻石耳。”元代马致远有杂剧《吕洞宾三醉岳阳楼》。吕岩,俗称吕

  • 乐舌潘笔

    《晋书.乐广传》:“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,将让尹,请潘岳为表。岳曰:‘当得君意。’广乃作二百句语,述己之志。岳因取次比,便成名笔。时人咸云:‘若广不假岳之笔,岳不取广之旨,无以成斯美也。’”后因以“乐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