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以人废言

不以人废言

论语.卫灵公》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孔子说,深明大义行为端正的人,不因为有的人能言善辩,话讲得好,就认为他有才能而去举用他;也不因为有的人品行不好而对他讲的有道理的话也一概否定,加以抹煞。

会讲话的人不等于一定有才德,恶人有时候也可能说句正确的话。正确的态度是:具体问题,具体分析,什么问题归什么问题,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。

文选》卷三七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圣主不以人废言,伏惟陛下少垂神听,臣则幸矣。”


偏正 不因为这个人地位低下,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清·黄子云《野鸿诗的》90:“越公(隋越国公杨素)《赠薛播州》数篇,高迥雅逸,纤靡归尽,大业之朝,足称首杰。观者~可也。”△多用于对人态度方面。


【词语不以人废言】  成语:不以人废言汉语词典:不以人废言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年

    《文选.枚乘〈七发〉》:“今时天下安宁,四宇和平,太子方富于年。”李善注:“凡人之幼者,将来之岁尚多,故曰富也。”后因以“富年”指少壮之时。《周书.王褒传》:“昔吾壮日,及弟富年,俱值邕熙,并欢衡泌。

  • 扬子瓿

    同“扬雄瓿”。清赵翼《汪文端公殁已数月以诗哭之》诗:“书成扬子瓿,调绝伯牙弦。”

  • 子晋鹤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仙鹤。明汤显祖《岭外初归王恒叔点苍山寄示五岳游欣然成韵》:“旧有浮丘云作盖,能无子晋鹤为骖。”

  • 君子违不适仇国

    违:离开。适:往。仇国:即敌国。 君子离开祖国,也不到敌国去。语出《左传.哀公八年》:“公山不狃曰:‘君子违不适仇国。’”《资治通鉴.汉纪.献帝建安八年》:“袁尚自将攻袁谭,谭遣辛毗诣曹操请救。刘表

  • 虚船触舟人不怒

    喻无心的过失,他人不计较。《庄子.山木》:“方舟而济于河,有虚船来触舟,虽有惼心之人不怒。”方舟:两船相并。虚船:没有人的空船。惼( ㄆㄧㄢˇ piǎn 扁):(心胸)狭窄。

  • 一马不被两鞍

    比喻旧时贞洁女子不事二夫。出自元汴梁(今河南开封)儒士孟志刚妻衣氏语。孟志刚身亡,家贫无嗣子,丧葬乏力。官府派工匠为其造棺木。衣氏假说欲尽置丈夫所遗衣服于棺内,请求工匠把棺木做得宽大些。工匠依言行事。

  • 鲲鹏变化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雄才奋起,大展宏图。宋陈亮《水调歌头.和赵周锡》词:“安识鲲鹏变化,九万里风在下,如许上南溟。”

  • 陆贾分金

    指陆贾将积存之储蓄分给儿子们作生产资金。后以此典比喻行囊、积蓄等;或表示安置家业。汉惠帝刘盈时,吕太后独揽大权,想要封吕家诸子弟为王,顾忌大臣中有人出面说话反对。陆贾自己考虑不能争辩,于是称病辞职回家

  • 见在佛

    见:同“现”。僧侣尊称当代帝王之语。宋代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,至佛像前烧香,问:‘当拜与不拜?’僧录赞宁奏曰:‘不拜。’问其何故,对曰:‘见在佛不拜过去佛。’赞宁者颇知书,有口辩

  • 凤鸣朝阳

    《诗.大雅.卷阿》载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岗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”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语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西晋大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