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常侍郎,很得宠幸。有一年三伏天,武帝下令赐给左右侍从官每人一份猪肉。负责御膳坊的大官丞到了天黑还不来分肉。东方朔就拔剑割下一块肉,对同僚们说:“大热天应早点回家,我这里就自己接受恩
同“飞鸿”。清鄂尔泰《滇中回宿易隆诗》:“踏雪飞鸿任此身,戟辕回首已前因。”
《东观汉记.丁鸿》:“丁鸿字孝公,颍川定陵人也。……上叹嗟其才,号之曰殿中无双丁孝公’,赐钱二十万。”《续汉书》亦同。《后汉书.丁鸿传》:“帝数嗟美焉。时人叹曰:殿中无双丁孝公。’”东汉时,丁鸿才高,
源见“功亏一篑”。谓功败垂成。《北齐书.神武帝下》:“为山止篑,相为惜之。”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。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。止,吾止也。”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下》:“~,相为惜之。”△贬义
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指文才卓越的人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再用约字》词:“乐府今无黄绢手,问斯人,清唱何人酢?”
源见“青衿”。借指学子,士子。宋俞文豹《吹剑四录》:“置我佩衿于城阙,虽区处之未遑,藉卿弹压于京师,实观瞻之攸系。”【词语佩衿】 汉语大词典:佩衿
唐.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:“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”此是杜牧诗之名篇。后因此诗中有“竹西”“歌吹”之词,故扬州筑有“竹西亭”,
同“帝子乘鸾”。唐白居易《两朱阁》诗:“帝子吹箫双得仙,五云飘飘飞上天。”
衽:衣衿。左衽:前襟向左开,是古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打扮。《尚书.毕命》:“四夷左衽。”《论语.宪问》: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”意思是没有管仲,中国早已被夷狄统治了。又作“左袵”。【词语左衽】
《后汉书.袁绍传》:“又梁孝王先帝母弟,坟陵尊显,松柏桑梓,犹宜恭肃。操率将吏士,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掠取金宝,至令圣朝流涕,士民伤怀。又署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毁突,无骸不露。”袁绍起兵讨伐曹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