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窗事发

东窗事发

元.张昱《张光弼诗集》卷三《咏何立事序》注:“宋押衙官何立,秦太师差往东南第一峰,恍惚间引至阴司,见太师对岳飞事,令归告夫人:‘东窗事犯矣。’复命:‘后即弃官,学道蜕骨。’今在苏州玄妙观为蓑衣仙。”此事又见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。

传说秦桧在杀害岳飞前,曾与妻王氏在东窗下定计。桧死后,在地狱受苦,王氏作水陆道场以超度亡灵。道士说桧在阴曹受审,桧还对道士说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!”后“东窗事发”泛指阴谋败露,将被惩治。

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五五出:“一到阴司……只对七八寸长指彄儿,轻轻把那撇道儿揢,长舌揸。〔末〕为甚?〔旦〕听的是东窗事发。”


主谓 指阴谋败露。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4载,传说秦桧曾同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。桧死后,王氏叫道士招魂,看见秦桧在阴司受审。桧对道士说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。”《再生缘》57回:“闻圣谕,怦一惊,依稀霹雳打头顶,~难收拾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阴谋方面。→露出马脚 走漏天机 泄漏天机 ↔秘而不宣 事以密成 天机不可泄漏。也作“东窗事犯”。


事情密谋而败露谓之 “东窗事发”。

密事被揭发、被发现,同 “东窗”有什么关联呢?

明·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记载,宋、元民间传说,秦桧要想加害岳飞父子,曾在自家东窗下同其妻王氏密谋计议。有天秦桧泛舟西湖,突然疾病发作。神思恍惚中只见一人披头散发,厉声向他喝道: “你祸国殃民,我已经告知上天,请你下地狱去!”果然,秦桧不久就死了,在地狱里受尽了诸般痛苦。他的妻子王氏请道士为他做道场,以求减轻其苦,并派道士去阴间探望他。他对道士说:“麻烦你给我妻子带个话,就说 ‘东窗事发’了啊! ”后遂以此语表示事情败露之意。亦含有阴谋败露、自食其果之意。

岳飞遇害后,杭州西湖岳坟前,秦桧夫妇与另一奸臣万俟卨( Mò qí xiè) 夫妇铸为铁人双双跪在岳坟前。后人有联语道: 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奸。”( 佞 nìnɡ,巧言献媚于人)


【词语东窗事发】  成语:东窗事发汉语词典:东窗事发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乐钟鼓养

    源见“鲁禽情”。喻不适合其性情,不堪于君侯的生活。清 丘逢甲《杂诗四首答郑生》之四:“鶢鶋集鲁门,不乐钟鼓养。”

  • 迅雷不及掩耳

    见“疾雷不及掩耳”条。见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李存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:“这样,待明晨拂晓,便可以~之势,夺下无名高地,取得立足点。”【词语迅雷不及掩耳】  成语:迅雷不及掩耳汉语大词典:迅雷不及掩耳

  • 斑衣戏彩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谓身穿五彩衣,学婴儿戏耍,以娱父母。表示孝事双亲。《红楼梦》五四回:“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,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,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……难道反笑我不成?”并列 大人

  • 见惯司空

    源见“司空见惯”。谓经常看到,不足为奇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见惯司空自品题。”见“司空见惯”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~自品题。”【词语见惯司空】  成语:见惯司空汉

  • 日往月来

    《易.系词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”后以“日往月来”形容岁月流逝。晋潘岳《夏侯常侍诔》:“日往月来,暑退寒袭。”并列 太阳落山,月亮升起。形容时光不断流逝。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下

  • 翟公第

    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指冷落的门第。元丁复《送张志可侍父之奉化幕官》诗之六:“客厌翟公第,妻憎季子裘。”

  • 蒲鞭之罚

    同“蒲鞭”。唐康庭芝《对县令有惠化判》:“有耻且格,宁收槚楚之威;以德代刑,但示蒲鞭之罚。”见“蒲鞭示辱”。康廷芝《对县令有惠化判》:“以德代刑,但示~。”【词语蒲鞭之罚】  成语:蒲鞭之罚汉语大词典

  • 寿阳宫额

    源见“梅花妆”。咏梅花。宋刘辰翁《霜天晓角》词:“却问寿阳宫额,两三蕊,怎能著?”

  • 髀里肉增

    同“髀肉复生”。清董元恺《庄椿岁.芦沟桥晓行》词:“髀里肉增,鬓边丝减,车尘扰扰。”

  • 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

    心:心思。忖( ㄘㄨㄣˋ cùn ):揣度。度( ㄉㄨㄛˊ duó ):推测。 别人有心思,我能揣测知道。 表示善揣人意。语出《诗.小雅.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唐.张说《孔子堂杜预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