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主父五鼎

主父五鼎

五鼎:古代诸侯宴会列五鼎肉菜而食,鼎内分盛牛、羊、猪、鱼、鹿肉。借喻豪侈生活和显贵地位。此典指主父偃(Yǎn演)说:生不能陈列五鼎佳而食,死就受五鼎烹刑吧!后以“五鼎”比喻贵官王侯及其饮食;以“五鼎煮”指大官被处死。主父偃(?——前126年),复姓主父,名偃。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北)人。汉武帝时任中大夫(掌议论)。他主张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割据势力,实行推恩,使诸侯王得分封子弟为侯。汉武帝采纳他建议,下“推恩令”。从此诸侯王国封地逐渐划小,名存实亡。在尊立卫子夫(初为平阳公主家歌女,汉武帝收入宫,生戾太子)为皇后,及揭发燕王刘定国(承袭祖爵为燕王。与父妾及三个女儿通奸,又夺弟妻为妾,被人告发,他即杀人灭口。后再被告发,汉武帝令公卿议其死罪,他畏罪自杀)各种犯罪阴事,主父偃都有功。大臣们都害怕主父偃的嘴揭说真情,贿赂馈赠给他钱财累计千金。有人劝告主父偃说:“您太横行无忌啦!”主父偃说:“我束发游学四十多年,自己不得志,父母不把我当儿子,兄弟不收容我,朋友抛弃我,我穷困潦倒时间很久。再说大丈夫为人在世,生不能陈列五鼎佳而食,死就受五鼎烹刑吧!我年老要做的事情很多,要达到目标还很远,所以我不遵循常理而又急促地做事。”此典又作“五鼎”、“偃求五鼎”、“鼎食鼎烹”、“主父言”、“五鼎烹”、“五鼎食烹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2《平津侯主父列传》2961页:“尊立卫皇后,及发燕王定国阴事(隐私;暗中干的坏事),盖偃有功焉。大臣皆畏其口,赂遗(lù Wèi路位,贿赂和赠送)累千金(汉代以黄金一斤〔合今222.73克〕为一金)。人或说偃曰:‘太横矣!’主父曰:‘臣(古人谦虚自称)结发(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挽髻,借指年轻时)游学四十余年,身不得遂(顺利),亲(父母)不以为子,昆弟(兄弟)不收,宾客(泛指朋友)弃我,我厄(è鄂,穷困)日久矣。且丈夫生不五鼎(古代炊器、礼器,陶制或铜铁制)食,死即五鼎(也用将活人煮死之刑具)烹耳!吾日暮途远(借喻年老要做事情还很多,或要达到目标还很远),故倒行暴施(不遵循常理而且急促地做事)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王维《大唐故临汝郡太守韦公神道碑》:“坑七族而不顾,赴五鼎而如归。” 唐·杜牧《春末题池州弄水亭》:“偃须求五鼎,陶只爱吾庐。” 明·高启《赠薛相士》:“鼎食复鼎烹,主父世共伤。” 明·高启《东园种蔬》:“慨彼主父言,鼎食何其危。” 明·陈子龙《赠孙克咸》:“轩冕甘为五鼎烹,壮士翻为二桃弃。” 清·钱谦益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》:“五鼎食烹皆主父,三朝贤佞总王尊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主父列传》:“尊立卫皇后,及发燕王定国阴事,盖 (主父)偃有功焉。大臣皆畏其口,赂遗累千金。人或说偃曰:‘太横矣。’主父曰:‘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,身不得遂,亲不以为子,昆弟不收,宾客弃我,我厄日久矣。且丈夫生不五鼎食,死即五鼎烹耳。吾日暮途远,故倒行暴施之。’”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亦载,末作“吾日暮,故倒行逆施之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主父偃敢于上书言事,主张削弱诸侯王,并告发诸侯王阴事,受天子信用。大臣们都畏忌他,暗中馈送他几千金。有人劝说他:“太霸道了吧。”主父偃说:“我从年少游学四十余年,总不得志,父母不以我为儿子,兄弟不容我,宾客也厌弃我,我的厄运很久了。大丈夫生不能列五鼎来饮食,那就用五鼎烹死好了。我年岁已老,不能按常理循规蹈矩地做事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“五鼎”等指贵官王侯的饮食,借指贵官王侯; 以“五鼎烹”指大官被处死。

【典形】 鼎食鼎烹、五鼎、五鼎烹、五鼎辱、五鼎食烹、偃求五鼎、主父言。

【示例】

〔鼎食鼎烹〕 明·高启《赠薛相士》:“鼎食复鼎烹,主父世共伤。”

〔五鼎〕 唐·王维《大唐故临汝郡太守韦公神道碑》:“坑七族而不顾,赴五鼎而如归。”

〔五鼎烹〕 明·陈子龙《赠孙克咸》:“轩冕甘为五鼎烹,壮士翻为二桃

弃。”

〔五鼎食烹〕清·钱谦益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》:“五鼎食烹皆主父,三期贤佞总王尊。”

〔偃求五鼎〕唐·杜牧《春末题池州弄水亭》:“偃须求五鼎,陶只爱吾庐。”

〔主父言〕 明·高启 《东园种蔬》:“慨彼主父言,鼎食何其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把洪崖手

    源见“拍洪崖肩”。形容求仙慕道。唐李白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诗:“惜别愁窥玉女窗,归来笑把洪崖手。”

  • 鸱夷共载

    源见“范蠡扁舟”。相传范蠡偕西施泛五湖远隐。鸱夷,蠡之号。清周济《木兰花慢》词:“争似鸱夷共载,故山刚倚平湖。”

  • 桂馆求仙

    《汉书.郊祀志下》:“公孙卿曰:‘仙人可见……且仙人好楼居。’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、桂馆,甘泉则作益寿、延寿馆,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。”汉武帝十分迷信神仙之术,特为仙人下凡建楼,有桂馆、飞廉等。后遂用

  • 雍门琴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善说》:“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,徐动宫徵,微挥羽角,切终而成曲。孟尝君涕浪汗增,欷而就之曰:‘先生之鼓琴,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。’”参阅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四引《说苑》。雍门子周是一位演

  • 司马称好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”南朝梁.刘孝标注引《司马徽别传》:“……有人以人物问徽者,初不辨其高下,每辄言佳。其妇谏曰:‘人质所疑,君宜辨论,而一皆言佳,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?’徽

  • 河出伏流

    《淮南子.墬形训》“河出积石”汉高诱注:“河源出昆仑,伏流地中方三千里,禹导而通之,故出积石。”后以“河出伏流”谓潜在力量一旦爆发势不可挡。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三章一节:“周室之势既微,其

  • 刻烛争成

    同“刻烛催诗”。宋 谢薖《醉蓬莱.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》词:“好在南邻,诗盟酒社,刻烛争成,引觞愁缓。”

  • 东南美

    源见“南金东箭”。指竹。唐刘禹锡《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》:“遂于鼙鼓间,移植东南美。封以梁园土,浇之浚泉水。”【词语东南美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南美

  • 彭泽柳

    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借以咏隐士。晋陶潜曾为彭泽县令。宋 陈德武《西江月.咏雪三调》词之一:“瘦损穷彭泽柳,禁持杀傅岩梅。”

  • 散栎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喻无用之人。明唐顺之《天宁寺尘外楼》诗:“已甘散栎终年计,耻逐冥鸿万里腾。”【词语散栎】   汉语大词典:散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