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秋鹰与十月蝇
唐.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四:“苏味道才学识度,物望攸归;王方庆体质鄙陋,言词鲁钝,智不逾俗,才不出凡,俱为凤阁侍郎。或问(张)元一曰:‘苏王孰贤?’答曰:‘苏九月得霜鹰,王十月被冻蝇。……得霜鹰俊捷,被冻蝇顽怯。’”
张元一以“九秋鹰”的俊捷和“十月蝇”的顽怯,褒贬苏王的优劣。后以“九秋鹰、十月蝇”用为褒贬智庸之典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二一《杭湖夜归》:“昔如架上九秋鹰,今似窗间十月蝇。”
唐.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四:“苏味道才学识度,物望攸归;王方庆体质鄙陋,言词鲁钝,智不逾俗,才不出凡,俱为凤阁侍郎。或问(张)元一曰:‘苏王孰贤?’答曰:‘苏九月得霜鹰,王十月被冻蝇。……得霜鹰俊捷,被冻蝇顽怯。’”
张元一以“九秋鹰”的俊捷和“十月蝇”的顽怯,褒贬苏王的优劣。后以“九秋鹰、十月蝇”用为褒贬智庸之典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二一《杭湖夜归》:“昔如架上九秋鹰,今似窗间十月蝇。”
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圣贤出现或到来的预兆。唐李白《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》诗:“玄元包橐籥,紫气何逶迤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治定》:“烟霞高捧,看郁郁稽山紫气浓。喜逢一统,车书尽同。”【词语紫气
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岁余,复拜太中大夫。性宽容少忌,好士,喜诱益后进……融闻人之善,若出诸己,言有可采,必演而成之,面告其短,而退称所长,荐达贤士,多所奖进,知而未言,以为已过,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。
凤凰在古代是祥瑞的象征,威凤是指有威仪的凤凰。汉宣帝元康四年(前62年),南郡(今湖北江陵)获得白虎和凤凰,被视为大吉的征兆。后以威凤为咏天下太平的典故。亦喻指品德端正的贤才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8《
《北史.斛律金传》:“金性质直,不识文字,本名敦,苦其难署,改名为金,从其便易,犹以为难。司马子如教为金字,作屋况之,其字乃就。”斛律金是个文盲,原名敦,他觉得敦字笔划太多很不易学,就改名为金。但金字
《左传.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畏其为牺牲(祭品),奉宗庙,故自残毁。”后用以比喻明智之士自我伤残以避祸害。唐白居易《答桐花》诗:“老龟被
比喻阿谀奉承,也用以形容人的面容姣好。出自唐杨再思事迹。杨再思(?-709年),郑州原武(今河南原阳西北)人。明经及第。武则天时居相位十余年。为人巧佞邪媚。史载,在一次宴会上,杨再思为了取媚于武则天的
同“石尤风”。清李符《明月棹孤舟.送周幹夫之包山》词:“采药名山移棹去,竟不待、石邮风住。”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〔和峤〕曰:‘元裒如北厦门,拉?自欲坏,非一木所能支。’”隋王通《文中子.事君》:“大厦将颠,非一木所支也。”后以“一木难支”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。清叶廷琯《
《汉书.西域传下.乌孙传》:“乌孙以马千匹聘。汉元封中,遗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,以妻焉……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……昆莫年老,语言不通,公主悲愁,自为作歌曰:‘吾家嫁我兮天一方,远托异国兮乌孙王。穹庐为室
同“藏舟去壑”。清钱谦益《岁暮杂怀》诗之六:“藏舟夜半事茫茫,北斗南箕尽可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