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之初,性本善
儒家孔孟学派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。语出俗传宋王应麟《三字经》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.二十四孝图》:“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。”
儒家孔孟学派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。语出俗传宋王应麟《三字经》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.二十四孝图》:“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。”
同“江淹笔”。唐李商隐《县中恼饮席》诗:“若无江氏五色笔,争奈河阳一县花。”
同“三顾茅庐”。元无名氏《醉鸟赤壁赋》一折:“你便能勾片言折狱,一语兴邦,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。”见“三顾茅庐”。元·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1折:“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~到
指母教的贤明。唐代白居易制诏《与严砺诏》:“秩贵冬官,以表过庭之训;封荣石窌,用旌徙宅之贤。”冬官:在唐时为工部之官。过庭之训:指父教,语本《论语.季氏》“鲤趋而过庭”。石窌:地名,“窌”即“窖”。《
源见“鹭序鵷行”。借指朝官站立的次序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捷报》:“你去对爹爹叔叔说,看青鬓鹭序上显才华。”【词语鹭序】 汉语大词典:鹭序
参见“避世金马门”。【词语金马客】 汉语大词典:金马客
同“歧嶷”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追光寺》:“略生而岐嶷,幼则老成,博洽群书。”唐李颀《送刘四》诗:“爱君少岐嶷,高视白云乡。”【词语岐嶷】 汉语大词典:岐嶷
同“眼如电”。宋陆游《稽山农》诗:“眼如岩电不看人,腹似鸱夷惟贮酒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裴令公目王安丰,眼烂烂如岩下电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七引《竹林七贤论》曰:“王戎眸子洞彻,视日而眼明不
同“陶潜三径”。明李东阳《题徐氏合晖堂》诗:“陶径松菊今古在,米船书画往来通。”【词语陶径】 汉语大词典:陶径
源见“书通二酉”。指有丰富的藏书处。清董元恺《满江红.送潘原白令溆浦》词之二:“拥孤城小大酉山阳,藏书石。”
源见“百二山河”。形容古秦地关塞险要坚固。唐杜甫《诸将》诗之三:“洛阳宫殿化为烽,休道秦关百二重。”【词语秦关百二】 成语:秦关百二汉语大词典:秦关百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