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仇牧之死

仇牧之死

左传.庄公一二年》:“十二年,秋,宋万弑闵公于蒙泽,遇仇牧于门,批而杀之。”

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“大夫仇牧闻之,以兵造公门。万搏牧,牧齿著门阖死。……”

宋大夫仇牧,闻宋万杀宋湣公,执兵刃趋公门,手剑叱之。宋万击仇牧,碎首,齿著于门扇而死亡。后因以咏忠君而死之典。

后汉书.游侠传》:“虽其陷於刑辟,自与杀身成名,若季路、仇牧,死而不悔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城居士

    同“管城子”。宋李处全《水调歌头.送王景文》词:“一笑书生事业,谁信管城居士,不换碧油幢。”

  • 赭汗

    源见“赤汗赭沫”。指骏马的赤色汗水。亦借指骏马。南朝梁元帝《长安道》诗:“雕鞍承赭汗,槐路起红尘。”隋辛德源《白马篇》:“金羁络赭汗,紫缕应红尘。”【词语赭汗】   汉语大词典:赭汗

  • 枪榆

    源见“榆枋之见”。形容识浅志小,亦借指识浅志小的人。唐刘禹锡《武陵书怀五十韵》:“巢幕方犹燕,枪榆尚笑鲲。”胡韫玉《嘤求草题词》:“枪榆我自嗤,海运君怀敞。”按,《庄子》世德堂本作“枪榆枋”,王孝鱼依

  • 郢中雪

    同“郢中白雪”。唐鲍溶《送僧东游》诗:“独唱郢中《雪》,还游天际霞。”【词语郢中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中雪

  • 佩觿

    《诗经.卫风.芄兰》:“芄兰之友,童子佩觿。虽则佩觿,能不我知。”“佩觿”亦称“佩饰”,是古代用来解结的锥形骨制品。《诗经》中有“童子佩觿”之句。故后以“佩觿”喻指童年人。唐.司空曙《送王使君小子孝廉

  • 山公启事

    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山涛传》(卷四三):“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。每一官缺,辄启拟数人,诏旨有所向,然后显奏,随帝意所欲为先。故帝之所用,或非举首。众情不察,以涛轻重任意。或谮之于帝,故帝手诏戒涛曰:‘

  • 嘲孝先

    同“嘲便腹”。宋陆游《昼睡》诗:“寄语少年辈,未宜嘲孝先。”

  • 请蹯

    《左传.文公元年》:“冬十月,〔商臣〕以宫甲围成王。王请食熊蹯而死。弗听。丁未,王缢。”请蹯,请求吃过熊掌再去死。后以指弑逆行为。亦指穷途末路垂死的挣扎。《旧唐书.杨元亨传》:“动摇冢嫡,宁唯掘蛊之祸

  • 椿庭

    源见“椿年”。又《论语.季氏》载:孔鲤趋庭接受父训。后因以“椿庭”为父亲的代称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弃官寻父》:“挟孤囊踽踽远征,敢辞他冷月酸风,知何时得拜椿庭。”【词语椿庭】   汉语大词典:椿庭

  • 严平

    源见“成都卖卜”。严君平,省称严平。用以咏蜀地风物。唐郑世翼《过严君平古井》诗:“严平本高尚,远蹈古人风。”【词语严平】   汉语大词典:严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