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以卵击石

以卵击石

亦作“以卵投石”。比喻不自量力。墨子北上到齐国去,路上碰到了一个算卦的人。那个算卦的人对他说,根据卦象,天帝今天杀黑龙于北方,您的脸色又恰恰发黑,千万不要北上。墨子没有听从他的话,依旧北上,到达淄水之后,因未实现原来目的才又返回。那个算卦的说,我早就说过,您不要北上。墨子答道,按照您的说法,南方人不能北上,北方人不能南下,他们的脸色有黑有白,为什么都没有达到目的呀!再说天帝以甲乙日杀青龙于东方,于丙丁日杀赤龙于南方,于庚辛日杀白龙于西方,以壬癸日杀黑龙于北方,按照您的说法,就是不准天下人行走一步,使他们心灵遭到禁锢而使天下空无人烟,您的话根本不能听从啊!墨子又说,我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,不听我的话而又另打主意,等于不收获大片谷物而却只拣谷穗。用那些话来驳斥我的话,就象是用鸡蛋打击石头,即使把天下的鸡蛋都打光了,石头也不会有一点损伤。

【出典】:

墨子·贵义》:“子墨子北之齐,遇日者。日者曰:‘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,而先生之色黑,不可以北。’子墨子不听,遂北。至淄水不遂,而反焉。日者曰:‘我谓先生不可以北。’子墨子曰:‘南之人不得北,北之人不得南。其色有黑者,有白者,何故皆不遂也?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,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,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,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。若用子之言,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,是围心而虚天下也。子之言不可用也。’子墨子曰:‘吾言足用矣!舍言革思者,是犹舍获而攈粟也。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。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《荀子·议兵》:“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43回:“(薛综曰:)刘豫州(备)不识天时,强欲与争,正如以卵击石,安得不败乎?”


见“以卵投石”。华夏《颠倒》:“他知道自己绝对不是李清的对手,和她硬碰硬地对着干,有点像~。”


解释用蛋去打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必然失败。

出处墨子·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

墨子向北到齐国去,遇到一个算卦的人。算卦人说:“历史上的今天,天帝在北方杀死了黑龙。你的脸色黑,不可以到北方去。”墨子不听他的,继续向北,走到淄水边,因为无法渡过淄水就返回了。算卦先生说:“我说过先生不可以往北去的。”墨子说:“今天淄水以南的人都不能渡河北去,淄水北边的人也都不能渡河南往。他们的脸色有黑有白,为什么都不能渡呢?况且天帝甲乙日在东方杀死了青龙,丙丁日在南方杀死了赤龙,庚辛日在西方杀死了白龙,壬癸日在北方杀死了黑龙。假如用你的说法,那就要禁止天下所有的人往来走动了。这是困蔽人心,让天下变得如同没有人一样,所以你的话不可采用。”

墨子又说:“我的言论足够用了。如果舍弃我所说的话而另外去思考,就好比放弃收割而去拾捡别人遗留的谷穗一样。用别人的言论来攻击我的言论,就好比拿鸡蛋来碰石头,投尽了天下的鸡蛋,石头还是老样子,并不能毁坏它。”

近义螳臂当车

例句

以大刀长矛去对抗现代化的枪炮,简直是以卵击石,与自杀无异。


【词语以卵击石】  成语:以卵击石汉语词典:以卵击石

猜你喜欢

  • 令甲称忠

    《史记.惠景间侯者年表》:“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,曰:有以也夫!长沙王者,著令甲,称其忠焉。昔高祖定天下,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。至孝惠时,唯独长沙全,禅王世,以无嗣绝,竟无过,为藩守职,信矣。”《汉

  • 鹿门偕隐

    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指夫妇一同隐居。清尤侗《哭亡妇曹孺人诗》之二九:“鹿门偕隐劝休官,岂笑鲇鱼上竹竿。”

  • 一隅三反

    源见“举一反三”。谓善于类推,能由此及彼。清沈起凤《谐铎.垂帘论曲》:“富贵缠绵则用黄钟,感叹悲戚则用南吕,一隅三反,诸可类推。”并列 以此知彼,举一反三。语本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

  • 掉书语

    同“掉书袋”。宋洪迈《夷坚三志.南城毛道人》:“吾藜苋之肠,何能陪膏粱之腹,与读书人掉书语哉!”【词语掉书语】   汉语大词典:掉书语

  • 吴子剑

    同“吴陵剑”。清方文《哭蔡芹溪》诗:“衣酬吴子剑,书辍郢人斤。”

  • 臂若枯枝

    《庄子.达生》:“仲尼适楚,出于林中,见痀偻者承蜩,犹掇之也。仲尼曰:‘子巧乎!有道邪?’曰:‘我有道也。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,……吾处身也,若橛株枸;吾执臂也,若槁木之枝;虽天地之大,万物之多,而唯蜩

  • 白衣担酒

    同“白衣送酒”。宋苏轼《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》诗之三:“黄帽刺船忘岁月,白衣担酒慰鳏孤。”

  • 经纬天下

    同“经天纬地”。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见“经纶天下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~,永为仪则。”【词语经纬天下】  成语:经纬天下汉语大词典:经纬天下

  • 和玉悲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因怀才不遇而伤悲。唐张说《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》诗:“和玉悲无已,长沙宦不成。”

  • 尽态极妍

    尽、极:达到顶点。妍:美。 形态娇媚已极,美丽达到顶点。 谓尽量显示妩媚娇妍。语出唐.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。”清.何世璂《然镫记闻》:“为诗总要古。吴梅村先生诗,尽态极妍,然只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