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休戚与共

休戚与共

休,吉庆,美善,福禄;戚,忧愁,悲伤。休戚与共:比喻与人同患难,共安乐,感情息息相通。春秋时期,晋襄公曾孙姬周成人后,根据晋献公以来国内不留群公子的规定而去洛阳,在周大夫单襄公手下当家臣。他年纪虽小,但举止有礼。并且对晋国事务非常关心。晋国有难,他就闷闷不乐;晋国有喜庆之事,他也很高兴。他的这些表现很得单襄公的敬重。单襄公死时,对他的儿子单顷公说,你要好好对待姬周,他这个人将来有可能归国为君。他能与晋国共享欢乐,共分忧愁,这说明他不忘本啊!公元前573年,晋国公卿杀死暴虐无道的晋厉公,将姬周迎回晋国为君,是为晋悼公。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周语》:“晋孙谈之子周适周,事单襄公,……晋国有忧未尝不戚,有庆未尝不怡。襄公有疾,召顷公而告之曰:‘必善晋周,将得晋国。……为晋休戚,不背本也。被文相德,非国何取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(庾亮字)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 毛泽东《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》:“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,休戚与共,生死相依,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。”


主谓 荣辱安危,悲喜祸福,共同承受。比喻同甘共苦。乔雪竹《156次东北——西北》:“从这条线一开辟,他就是这车上的常客,在这车上吃、喝、住,尤其是写,这车成了他的第二个家,成了他事业上~的……朋友。”△常用于共同承受甘苦。→风雨同舟。也作“休戚是同”。


【词语休戚与共】  成语:休戚与共汉语词典:休戚与共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眠

    同“牛眠地”。清赵翼《为伟儿得葬地于金坛夏萧村感赋》诗:“忽欣来蝶梦,恰报得牛眠。”【词语牛眠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眠

  • 南山有乌,北山张罗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(卷一六):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相恋,遭到夫差阻止,忧愤而死,她的魂魄和韩重相会,“(歌)曰:‘南山有乌,北山张罗,乌既高飞,罗将奈何?’”原意是指紫玉自己已经死去,韩重再回来寻找她

  • 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

    天堂:某些宗教迷信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地方。与“地狱”相对。苏杭:指苏州和杭州。 意谓苏州杭州风景秀丽,可与天堂相比。语出元.奥敦周卿《双调蟾宫曲》:“春暖花香,岁稔时康,真乃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”

  • 知音

    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比喻知己。三国 魏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徐、陈、应、刘,一时俱逝,痛可言邪……伯牙绝弦于钟期,仲尼覆醢于子路,痛知音之难遇,伤门人之莫逮。”亦特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、正确评价的人。南朝

  • 还乡昼锦

    源见“衣绣夜行”。谓富贵后回归故乡,以示显荣。清汪绎《项羽》诗:“英雄岂作书生筭,也作还乡昼锦看。”述补 白天穿着锦衣归乡。指富贵后显耀于故乡。语本《汉书·项籍传》:“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,又怀思东归,

  • 天柱折

    源见“共工触柱”。形容时局危难。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疑是崆峒来,恐触天柱折。”

  • 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

    男女:泛指阴阳两性。构精:指两性交合。 雌雄两性,形体交接,阴阳相感,万物遂得以化育孕生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天地絪缊,万物化醇。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。”辜鸿铭《张文襄幕府纪闻》卷上:“袁简斋言:‘

  • 就有道而正焉

    就:靠近。有道:指有道德的人。 接近有德之人,向他学习,以改正自己的错误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;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宋.朱熹《沧州精舍谕学者》:“更

  • 不妄语

    《南史.何远传》:“何远性耿介,无私曲。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。其轻财好义,周人之急,言不虚妄,每戏语人云:‘卿能得我一妄语,则谢卿以一缣。’众共伺之,不能记也。”何远曾经开玩笑说:“谁能指出我说的话不实

  • 文园

    《汉书.司马相如传》:“相如拜为孝文园令。”后因称司马相如为“文园”。唐代杜牧《为人题赠》诗:“文园终病渴,休咏《白头吟。”文园:孝文园,即汉文帝陵园。【词语文园】   汉语大词典:文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