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会稽愚妇

会稽愚妇

会稽(guì jī桂基):郡名,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。愚妇:指西汉朱买臣的妻子。朱买臣是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家境贫寒,靠砍柴为生,但他刻苦读书,胸怀大志。在担柴走路时,仍不忘学习,高声诵读诗书。他的妻子也担柴走在后边,多次阻止买臣诵读,但买臣诵读声音更为宏亮。妻子感到羞耻,要求离异。朱买臣笑着说:“我到五十岁那年就该享荣华富贵,现在才四十岁出头,你过的苦日子时间很长,等我富贵后,一定好好报答你。”妻子生气地说:“像你这样砍柴为生的人,将来也不过是在山沟里饿死罢了,哪里能够富贵!”买臣劝说无效,只得听她离去。后来,朱买臣来到京城长安,由严助举荐,受到汉武帝召见,朱买臣为武帝解说《春秋》和《楚辞》,受到重用,担任中大夫。后武帝任命朱买臣为会稽太守。会稽当地官府为迎接新太守的到来,组织百姓清扫道路。朱买臣的车队来到故乡吴县。朱买臣看见前妻及妻夫正在人群中修整道路,于是就停车,让后面的车把他二人载到太守府舍,让他们住在后园中,供给饮食,热情款待。过了一个月,前妻自缢而死。朱买臣给了一笔钱,让她丈夫安排丧葬之事。后以“会稽愚妇”为典,指见识狭隘,不能安守贫贱的女子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4上,《朱买臣传》2791、2792、2793页:“(朱买臣)担束薪,行且诵书。其妻亦负戴相随,数止买臣毋歌呕(同“讴”)道中。买臣愈益疾歌,妻羞之,求去。买臣笑曰:‘我年五十当富贵,今已四十余矣。女(同“汝”)苦日久,待我富贵报女(同“汝”)功。’妻恚怒曰:‘如公等,终饿死沟中耳,何能富贵?’买臣不能留,即听去。”“后数岁,买臣随上计吏为卒,将重车至长安。”“会邑子严助贵幸,荐买臣。召见,说《春秋》、言《楚词》,帝甚说(通“悦”)之,拜买臣为中大夫。”“上拜买臣会稽太守。……会稽闻太守且至,发民除道,县吏并送迎,车百余乘。入吴界,见其故妻、妻夫治道。买臣驻车,呼令后车载其夫妻,到太守舍,置园中,给食之。居一月,妻自经(刭)死,买臣乞其夫钱,令葬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:“会稽愚妇轻买臣,余亦辞家西入秦。” 宋·王安石《答许秀才》:“樵妻竟谢绝,漂母尝哀怜。” 明·高启《暮归》:“笑向细君道,勿为翁子妻。” 明·李梦阳《去妇词》:“郎君岂是会稽守,贱妾宁同会稽妇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:“朱买臣担薪诵书,其妻亦负戴相随,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。买臣愈益疾歌,妻羞之,求去。买臣笑曰:‘我年五十当富贵,今已四十余矣。女苦日久,待我富贵报女功。’妻恚怒曰:‘如公等,终饿死沟中耳,何能富贵?’买臣不能留,即听去。”后买臣为会稽太守,“入吴界,见其故妻、妻夫治道。买臣驻车,呼令后车载其夫妻,到太守舍,置园中,给食之。居一月,妻自经死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朱买臣(字翁子)贫寒,靠打柴为生,但仍不忘读书,在路上一边担柴一边大声诵读,其妻多次阻止他不听,反而歌诵的声音更大了。妻子羞耻要求离异,买臣劝告不听,只好听她离去。后来买臣任会稽太守,行车到郡界,见前妻及妻夫正为太守车马修路,于是停车将他们载在后车中,让他们住在太守官舍后园,供给饮食。一月后,前妻自缢而死。参见 〖买臣负薪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不能安守贫贱的士人之妇。

【典形】 会稽妇、会嵇愚妇、樵妻谢绝、翁子妻、妻弃如遗。

【示例】

〔会稽妇〕 明·李梦阳 《去妇词》:“郎君岂是会稽守,贱妻宁同会稽妇。”〔会稽愚妇〕 唐·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:“会稽愚妇轻买臣,余亦辞家西入秦。”

〔樵妻谢绝〕 宋·王安石《答许秀才》:“樵妻竟谢绝,漂母尝哀怜。”

〔翁子妻〕 明·高启 《暮归》:“笑向细君道,勿为翁子妻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局促若辕下驹

    局促:形容受束缚的样子。辕下驹:车辕下的小马。 形容观望畏缩,不敢有所行动。语出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上怒内史曰:‘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,今日廷论,局趣(促)效辕下驹,吾并斩若属矣!’”五代

  • 鹿走邯郸

    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、“黄粱梦”。喻指争夺天下,终归虚幻。清梁清标《望海潮.镇阳怀古》词:“叹霸图灰劫,鹿走邯郸。”

  • 龙颔摘珠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喻指应试得第。唐黄滔《寄同年封舍人渭》诗:“龙颔摘珠同泳海,凤衔辉翰别升天。”

  • 民心襦袴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指百姓向往惠政。宋葛长庚《沁园春.送王侍郎帅三山》词:“君知否,是民心襦袴,吏胆冰霜。”

  • 恭逢其盛

    敬逢这一盛典或盛况。《镜花缘》六五回:“可惜今年殿试都不能恭逢其盛,愚姐妹向来并未用功,今年不去,倒是借此藏拙。”又八四回:“如此好令,真是酒席筵前所未有的,妹子恭逢其盛,能不浮一大白!”见“躬逢其盛

  • 误笔成蝇

    同“屏风误点”。宋陈师道《再和寇十一》之二:“逢笔作戏真呈拙,误笔成蝇岂所长。”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吴书·赵达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曰:“曹不兴善画,(孙) 权使画屏风,误落笔点素,因就以作蝇。既进御

  • 骊颔珠

    同“骊珠”。宋梅尧臣《和杨直讲夹竹花图》:“装成如得骊颔珠,谁能更问龙牙轴?”

  • 画一之法

    《史记.萧相国世家》:“曹参代之,守而勿失……百姓歌之曰:‘萧何为法,顜若画一;曹参代之,守而勿失。载其清净,民以宁一。’”司马贞索隐:“小颜云:画一,言其法整齐也。”后因以“画一之法”指全体遵行、无

  • 邹缨齐紫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邹君好服长缨(此指系在颔下的长帽带),左右皆服长缨,缨甚贵。邹君患之,问左右。左右曰:‘君好服,百姓亦多服,是以贵。’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,国中皆不服长缨。”又“齐桓公好紫服,

  • 无何有乡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漠之野。”又《列御寇》篇:“彼至人者,归精神乎无始,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。”“无何有乡”即“无所有乡”,也就是说一无所有的地方。庄子用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