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克己奉公

克己奉公

即约束、限制自己的私欲而将精力奉献于自己所投身的事业。祭遵(?-33年)字弟孙,颖川颖阳(今河南禹县)人。刘秀初起兵,祭遵为执法官,因执法严明,元所畏避,进刺奸将军。建武初,以功拜征虏将军,颖阳侯。后从征隗嚣、公孙述,卒于军中。《后汉书》在评论其一生为人行事时说:“祭遵为人廉洁、谨慎,对自己严加约束而将全部精力投身于事业之中,所有赏赐都分给属下士卒,家无余财,光武帝刘秀对他极为器重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20第741页《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,身衣韦绔,布被,夫人裳不加缘,帝以是重焉。及卒……谥曰成侯。”

【例句】:

魏书·高祖纪上》:“自今牧守温仁清俭、克己奉公者,可久于其任。”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而大公无私、积极努力、克己奉公、埋头苦干的精神,才是可尊敬的。”


并列 指约束自己以一心奉公。语出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。”从维熙《走向混沌》:“他认为右派应当苦练脚板工,并无条件地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达个人对集体、社会等方面的心志。→廉洁奉公 不私其利 ↔假公济私


解释约束自己,以公事为重。

出处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,身衣韦绔,布被,夫人裳不加缘。”

祭遵是东汉著名将领。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。祭遵家境殷富,却十分节俭,不穿华美的衣服。母亲去世后,祭遵亲自背土,垒造坟茔,得到人们的尊敬。

祭遵有胆有识,不畏强权,主持正义。有一次,他担任军中执法,有个伺候光武帝刘秀的小郎官犯了法。祭遵毫不客气,当场处死了他。刘秀知道后,十分恼怒,下令逮捕祭遵,加以惩处。主簿陈副劝阻说:“您常想让军容整肃,现在祭遵执法毫无避忌和袒护,正是帮助您整肃诸军的好机会。”刘秀于是赦免了祭遵,并任命他为刺奸将军。这事以后,刘秀常对将领们说:“你们要当心祭遵!他连我喜爱的郎官都杀了,也一定不会袒护你们。”又有一次,祭遵奉命征讨敌人,战斗中敌人的箭射穿了祭遵的嘴,血流不止。众将见祭遵受伤,边战边退。祭遵见状,不顾伤痛,大声呵止。士兵们勇气倍增,大破敌兵。

祭遵为人廉洁谨慎,约束自己,以公事为重。皇上赏赐给他的东西,他总是全部分给士兵,以至于自己家中没有什么私财。他身穿皮衣裤,盖布被子,夫人的衣裙也不绣花边。光武帝刘秀因此非常器重他。祭遵死后,刘秀非常悲痛,亲自前往送葬,赠予谥号“成侯”。

近义公而忘私

反义假公济私

例句

自私自利,消极怠工,贪污腐化,风头主义等等,是最可鄙的;而大公无私,积极努力,克己奉公,埋头苦干的精神,才是可尊敬的。


【词语克己奉公】  成语:克己奉公汉语词典:克己奉公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兰

    源见“金兰之友”。指契合的友情。亦借结义兄弟或志趣相投的朋友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交际》:“《易》美金兰,《诗》咏百朋。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”唐孟郊《春夜忆萧子真》诗:“况我有金兰,忽尔为胡越。”明许自昌

  • 正冠避李

    源见“瓜田李下”。谓谨言慎行,避免嫌疑。南朝 梁 戴暠《君子行》:“探甑不疑尘,正冠还避李。”

  • 虽百世可知也

    世:指朝代。 虽经历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。 意谓鉴往以知来,从历史的演变,可以测知长远未来的事态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,可知也;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,可知也。其或继周者,虽百

  • 群轻折轴

    《战国策.魏策一》:“臣闻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。”分量轻的东西,积累的多了,能压断车轴。因以“群轻折轴”比喻小问题太多了,会造成大灾祸。唐.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群轻折轴

  • 素食

    同“素餐”。宋黄庭坚《赣上食莲有感》诗:“甘飡恐腊毒,素食则怀惭。”明刘基《题李伯时画渊明归来图》诗:“陶公节义士,素食岂其心?”【词语素食】   汉语大词典:素食

  • 式遄其归

    式:乃。遄( ㄔㄨㄢˊ chuán ):迅速。 原意是很快回到镐京。 后泛指迅速归去。语出《诗.大雅.烝民》:“仲山甫徂齐,式遄其归。”宋.陆九渊《送宜黄何尉序》:“东阳何君坦尉宜黄,与其令臧氏

  • 比干谏死

    同“比干剖心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五十一:“比干谏而死,屈平窜湘源。”唐卢仝《感古》诗之二:“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”

  • 纶旨

    源见“纶綍”。圣旨。宋张孝祥《浣溪沙》词:“细拈丝梢龙尾北,缓携纶旨凤池东。”【词语纶旨】   汉语大词典:纶旨

  • 青帝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,祭青帝。”青帝,我国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,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,又称苍帝、木帝。后以“青帝”指司春天神。唐黄巢《题菊花》诗:“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。”

  • 执箕帚

    拿畚箕和扫帚做洒扫一类的工作,旧时以为是贱役。《国语.吴语》:“越王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:‘句践请盟,一介嫡女,执箕帚以晐姓于王宫;一介嫡男,奉盘匜以随诸御。’”晐( ㄍㄞ gāi 该)姓:备作百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