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八斗才

八斗才

唐.李延寿撰《南史.谢灵运传》:“谢灵运云:‘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(三国魏曹植字子建)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奇才博识安足继之。’”

宋.无名氏《释常谈》卷中“八斗之才”:“文章多,谓之‘八斗之才’。谢灵运尝曰:‘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,我得一斗,天才共用一斗。’”

旧时以“八斗才”“才高八斗”称赞才华出众,有时用作对文人学士的恭维语。

唐.李商隐《可叹》诗:“宓妃(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名。早见于屈原《离骚》。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唐.司马贞《索隐》引如夏侯惇曰:‘宓妃,伏羲女,溺死洛水,遂为洛水之神。’)坐愁芝田馆,用尽陈王(曹植为陈思王)八斗才。”(《李义山诗集》卷五)。


见“八斗之才”。唐·李商隐《可叹》:“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~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缺名 《释常谈》:“谢灵运尝曰:‘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,我得一斗,天下共分一斗。’”唐·李商隐《可叹》诗清·冯浩注:“南史:谢灵运曰:‘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南朝谢灵运曾说,天下的才华共有一石,曹植 (字子建,封陈王,谥曰思,称陈思王) 独占八斗,我得一斗,天下人共同分一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人才华甚高,超出常人。

【典形】 八斗、八斗才、八斗陈思、才八斗、才过子建、陈王八斗才、陈植文华、多才如子建、子建才、王孙八斗才、八斗才华、曹盈仓、才名八斗。

【示例】

〔八斗〕 清·吴伟业《秋日锡山谒家伯》:“八斗君堪跨建安,一编我尚惭长庆。”

〔八斗才〕 明·唐寅《和沈石田落花诗》:“六如偈送钱塘妾,八斗才逢洛水神。”

〔八斗陈思〕 宋·李宗谔《馆中新蝉》:“八斗陈思饶赋咏,二毛潘岳易悲凉。”

〔才八斗〕 宋·陈师道《古墨行》:“明窗净几风日暖,有愁万斛才八斗。”

〔才过子建〕 元·白朴《东墙记》:“恰便似龙蛇弄影,才过子建,笔扫千兵。”

〔陈王八斗才〕 唐·李商隐《可叹》:“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八斗才。”

〔陈植文华〕 宋·苏轼《谢曹子方惠新茶》:“陈植文华斗石高,景宗诗句复称豪。”

〔多才如子建〕 宋·列筠《代意》:“纵使多才如子建,只能援笔赋惊鸿。”

〔子建才〕 清·王摅《梁药亭太史以诗送行》:“一夸八斗子建才,一恃便便孝先腹。”


【词语八斗才】   汉语词典:八斗才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跃

    《易.乾》:“见龙在田……或跃在渊。”后因以“龙跃”喻王者兴起。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太祖龙跃傒时,作镇淮 泗。”【词语龙跃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跃

  • 隋珠

    同“隋侯之珠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咏帐》:“隋珠既吐曜,翠被复含风。”清孙枝蔚《送方圣羽还山》诗之二:“令弟赠以诗,美言如隋珠。”【词语隋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隋珠

  • 五里公超雾

    同“五里雾”。宋黄庭坚《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》:“它时无屋可藏身,且作五里公超雾。”

  • 缠头客

    源见“缠头”。指寻花问柳之人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五:“〔颜鉴堂〕《题楚莲香》云:‘蝶蜂也似缠头客,乱逐游踪上下狂。’”【词语缠头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缠头客

  • 青田酒

    晋崔豹《古今注.草木》:“乌孙国有青田核,莫测其树实之形,至中国者,但得其核耳。得清水则有酒味出,如醇美好酒。核大如六升瓠,空之以盛水,俄而成酒……名曰青田酒。”后以“青田酒”称奇酒,美酒。宋徐铉《赋

  • 朝闻道,夕死可矣

    早晨得知真理,即使当晚死去,也是可以的。 表示求知心切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《汉书.夏侯胜传》:“胜、霸既久系,霸欲从胜受经。胜辞以罪死。霸曰: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’胜贤其言,

  • 髀满

    源见“髀肉复生”。髀里长满肉。慨叹久处安逸,年老体衰,不能有所作为。宋陆游《七十一翁吟》:“吏部齿摇心怅望,将军髀满泪汍澜。”

  • 子陵台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指富春山上的严子陵钓台。借指隐居垂钓之处。唐谭用之《寄王侍御》诗:“鸟尽弓藏良可哀,谁知归钓子陵台。”【词语子陵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子陵台

  • 酌醴焚枯鱼

    《文选》第二十一卷三国魏.应璩《百一诗》:“前者隳官去,有人适我闾。田家无所有,酌醴焚枯鱼。”唐.李善注:“蔡邕《与袁公书》曰:‘酌麦醴,燔乾鱼,欣然乐在其中矣。’”《百一诗》咏归隐田园生活。“酌醴焚

  • 包贡

    《书.禹贡》:“厥包橘柚锡贡。”谓包橘柚以进贡天子。后以“包贡”谓进贡。宋黄庭坚《送张谟河东漕使》诗:“紫参可撅宜包贡,青铁无多莫铸钱。”【词语包贡】   汉语大词典:包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