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公听并观

公听并观

从多方面听取意见,全面观察问题。蒋济,字子通,楚国平阿(今湖北一带)人。初从曹操,计退吴兵,解合肥之围,拜丹阳太守,甚得信任。魏文帝曹丕时先后任散骑常侍、东中郎将、尚书等职。齐王曹芳时迁太尉,依附司马懿,对抗曹爽,进封都乡侯。蒋济颇有远识,明帝曹睿时,中书监职权太重,遂上疏说:“大臣职权太重时就会危害国家,太亲近左右心腹就会被蒙蔽。我希望陛下多潜心思考,从多方面听取意见,全面观察问题,救过补阙,令各官各行其职,而又没有权臣。”明帝很赞同,迁之为护军将军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蒋济传》卷14第452页:“时中书监、令号为专任,济上疏曰:‘大臣太重者国危,左右太亲者身蔽,……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,公听并观,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,将改曲易调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齐书·崔偃传》:“公听并观,申人之冤,秉德任公,理人之屈,则普天之人,争为之死。” 宋·王安石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:“刑平而公,赏重而信,纳用谏官御史,公听并观,而不蔽于偏至之谗。”


并列 并,多方面地。公正地听取意见,全面地观察事物。宋·王安石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:“刑平而公,赏重而信,纳用谏官御史,~,而不蔽于偏至之谗。”△褒义。 用于描写全面、公正。↔偏听偏信


【词语公听并观】  成语:公听并观汉语词典:公听并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衡四愁诗

    参见:张衡愁

  • 情投漆胶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形容友情深笃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分歧》:“相知见招,情投漆胶,愿折梅逢使传音耗。”【词语情投漆胶】   汉语大词典:情投漆胶

  • 穿针乞巧

    南朝.梁.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夕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以金银鍮石(注:鍮石,黄铜)为针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有喜字网于瓜上,则以为得。”又据五代.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《乞巧楼》载称,

  • 猱玃须古

    旧题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猿五百岁化为玃,玃千岁化为老人。”传说猿五百年化为玃,玃一千年化为老人。后遂用为咏老猿之典。唐.杜甫《瞿塘两崖》诗:“猿玃须髯古,蛟龙窟宅尊。”

  • 鹤背扬州

    源见“骑鹤上扬州”。比喻利欲之心。元 王德信《集贤宾.退隐》套曲:“无愿何求,笑时人鹤背扬州。”并列 比喻名利欲望极大。语本南朝梁·殷芸《小说》6卷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:或愿为扬州刺史,或愿多赀财,

  • 式微歌

    源见“歌式微”。指慨叹衰败的歌。唐钱起《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》诗:“须传《出师》颂,莫奏《式微》歌。”

  • 都尉

    驸马都尉的简称。陈高祖即位之前其长女永世公主曾与陈留太守钱蒇(chǎn产)结婚,而死于梁代。陈高祖即位后,追封公主。尚书主客欲加封钱蒇驸马都尉之称。袁枢博闻强识(zhì志,记)精通旧章,不同意这种做法

  • 胜造九级浮图

    九级浮图:九层宝塔。塔是埋藏佛骨(和尚骨灰)的,旧时认为造塔是积功德的事。比修造一座九层高塔的功德还要大。常用于表示对人十分感激。《醒世恒言.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奴是好人家儿女,误落风尘。倘得姨娘主张

  • 疾恶如仇

    疾亦作“嫉”。憎恨坏人坏事,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。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。《晋书.傅咸传》:“咸字长虞,刚简有大节,风格峻整,识性明悟,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。”主谓 痛恨坏人坏事如对仇敌一样。形容人爱憎分明,

  • 暮夜无金

    源见“四知金”。谓为官廉洁。清钱谦益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谥忠烈杨公墓志铭》:“暮夜无金,夕阳有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