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兰艾难分

兰艾难分

兰:兰草。艾:艾草。比喻好的坏的难以区分。沈攸之,字仲达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。沈庆之从父兄子。少时孤贫,从沈庆之征讨四方,因军功官封龙骧将军。刘宋前废帝时,和宗越,谭金等人并受恩宠,升为右军将军,孝武帝时,屡与北朝做战,并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。孝武帝死后,受顾命之托,进号安西将军,都督八州军事。当时废帝年幼,沈攸之渐有谋反之意。顺帝即位初,起兵反叛。朝廷派兵讨伐,发布诏书,历数沈攸之的罪行。为收买人心,诏书中说:“沈攸之所辖百姓、士兵,遭受苦难已经很久了,但没有逃脱的途径,朝廷常常为此伤心、同情。如今更变本加厉迫害你们,挑起战争,逼迫你们参加,交战之时,好坏难以区分,应该早日设法倒戈,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罪过,而诛连九族。”沈攸之后兵败被杀。

【出典】:

宋书》卷74《沈攸之传》1939页:“彼土士民,罹毒日久,逃窜无路,常所悯然,今复相逼,起接锋刃,交战之日,兰艾难分。土崩倒戈,宜为早记,无使一人迷昧,而九族就祸也。”


主谓 香草兰草和恶草艾草难以分别。比喻好坏难以区别。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交战之日,~。土崩倒戈,宜为蚤计。”△多用于写人。→玉石不分 良莠不分 泾渭不分 ↔泾渭分明


【词语兰艾难分】  成语:兰艾难分汉语词典:兰艾难分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教而诛

    原作“不教而杀”,指事先不进行教育,出了差错即予严厉惩罚。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他,怎样才可以从政。孔子回答他说,要尊五美,屏四恶。在解释何谓五美之后,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。孔子回答道,平时不进行教育,一犯有

  • 爨犀

    源见“犀照牛渚”。燃犀角之火,喻洞察奸邪。唐杜甫《覆舟》诗之二:“徒闻斩蛟剑,无复爨犀船。”【词语爨犀】   汉语大词典:爨犀

  • 乐似洞庭张

    源见“洞庭张乐”。借指帝王圣主之乐。隋江总《宴乐修堂应令》诗:“仙如伊水驾,乐似洞庭张。”

  • 惩一戒百

    戒:警戒。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。《汉书.尹翁归传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明.沈采《千金记.仰役》:“故依法律明惟问,惩一戒百难容忍。”亦作“惩一儆百”。清.薛福成《庸盦笔

  • 无如之何

    《礼记.大学》:“小人之使为国家,灾害并至;虽有善者,亦无如之何矣。”“无如之何”意犹无可奈何,指一筹莫展,毫无办法可想。明.冯梦龙、清.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十八回:“楚势甚盛,若不乞降,早晚打破

  • 何至作楚囚相对

    楚囚:本指被俘的楚国人。后借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。 何至于像楚囚一样相对而泣! 多用作在困境中催人兴起之语。语出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勠力王室,克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

  • 鬼子敢尔

    意为鬼魅般的人竟敢如此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方正》:“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:‘陆逊、陆抗是君何物?’答曰:‘如卿于卢毓、卢珽。’士龙失色。既出户谓兄曰:‘何至如此,彼容不相知也。’士衡正色曰:‘我父

  • 颍川笑

    宋.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常待制(注:常秩,后官为待制,故称)居汝阴,与王深父皆有盛名,于嘉祐、治平之间(嘉祐,宋仁宗年号;治平,宋英宗年号),屡召不至,虽欧阳文忠公(欧阳修)亦重推礼之,其诗所谓‘笑

  • 冶长空得罪

    同“公冶非罪”。唐刘长卿《罪所留系寄张十四》诗:“不见君来久,冤深意未传。冶长空得罪,夷甫岂言钱。”

  • 壶浆箪食

    同“箪食壶浆”。宋苏轼《新渠诗》叙:“予方为旅人,不得亲执壶浆箪食,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。”孙中山《军人精神教育》:“军队所过地方,真能秋毫无犯,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。”见“箪食壶浆”。宋·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