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删繁就简

删繁就简

删:除去。就:接近;趋向。指删去繁杂部分,趋向简明扼要。 王鸿绪(1645-1723年),初名度心,字季友(一作秀友),号俨斋,又号横云山人。江南娄县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进士,授编修,官至户部尚书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总纂《明史》,聘史学家万斯同核定史稿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罢官,把全稿加以删改,编成《明史稿》三百一十卷,称为己作,进呈清廷。此事至晚清始为魏源等揭露。王鸿绪曾在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上奏说:我以前曾在翰林院任馆职,奉皇上命令担任编写《明史》总裁官,同汤斌(翰林院侍讲)、徐乾学(内阁学士)、叶方霭(兼翰林院掌院学士)互相参考修订,仅仅写成几卷。等到我回原籍多年,又有皇上恩召来京重新编写史书,然而以前撰写编辑多人很少还有活着的。只有大学士(赞理机务,兼尚书及殿阁衔)张玉书为监修,尚书陈廷敬为总裁,各自负责专门一类的编纂:张玉书负责记载典章制度的《志》,陈廷敬负责帝王传记的《本纪》,我负责一般人物传记的《列传》。因为我原来官衔俸禄,比起张玉书、陈廷敬来较有空暇时间,所以就删去繁杂部分,趋向简明扼要。修改差错,订正误漏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71《王鸿绪传》10013页:“(康熙)五十三年,疏言:‘臣旧居馆职(清称在翰林院、詹事府任职者),奉命为《明史》总裁官(总领写书官),与汤斌、徐乾学、叶方霭互相参订,仅成数卷。及臣回籍多年,恩召重领史局,而前此纂辑诸臣,罕有存者。惟大学士张玉书为监修,尚书陈廷敬为总裁,各专一类:玉书任《志》,廷敬任《本纪》,臣任《列传》。因臣原衔食俸,比二臣得有余暇,删繁就简,正谬订讹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郑燮《楹联》: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。”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89回:“青钿道:‘都像这样,却也不难,大约删繁就简,只消八百韵也就够了,——就只可惜韵书无此宽韵。’” 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本论乃辑英人英格廉、意人科莎、日人井上辰九郎三氏所著之生计学史,而删繁就简,时参考他书以补缀之。”


连动 删去繁杂的,改为简洁的。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如孔子退修六籍,~,开示来学。”清·郑燮《楹联》:“~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。”△用于描写写作。也作“删芜就简”、“芟繁就简”。


【词语删繁就简】  成语:删繁就简汉语词典:删繁就简

猜你喜欢

  • 摸棱宰相

    《旧唐书.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唐.苏味道,官居相位,却处事圆滑。故时人号为“苏摸棱”或“摸棱宰相”。后因用为处事圆滑的典故。宋.陆游《老健》诗:“

  • 梦赤龙

    参见:赤伏符

  • 平地波澜

    发生了意外的纠纷或事故的意思。唐代刘禹锡《竹枝词》:“长恨人心不如水,等闲平地起波澜。”俗语又作“平地风波”,意思相同。见“平地风波”。【词语平地波澜】  成语:平地波澜汉语大词典:平地波澜

  • 颛门名经

    《汉书.夏侯建传》:“胜从父子建字长卿,自师事胜及欧阳高,左右采获,又从《五经》诸儒问与《尚书》相出入者,牵引以次章句,具文饰说。胜非之曰:‘建所谓章句小儒,破碎大道。’建亦非胜为学疏略,难以应敌。建

  • 大夫材

    同“大夫松”。唐唐扶《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》:“寄怀丞相业,因擢大夫材。”

  • 文章山斗

    源见“泰山北斗”。谓文章为人所宗仰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》词:“况有文章山斗,对桐阴,满庭清昼。”偏正 指文章为人所宗仰。语本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:“自愈之没,其言大行,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。”宋·辛弃疾《

  • 乡号温柔

    源见“温柔乡”。指身处情意缠绵之境。宋秦观《长相思》词:“绮陌南头。记歌名宛转,乡号温柔。”

  • 楚弓遗影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感愤》:“楚弓遗影,楚弓遗影,虑祸甚关心。我起身得急了,把钊文袋遗失在房内,那金子倒也不打紧,晁保正与我那封书怎么泄漏得的!”主谓 比喻因

  • 余音绕梁

    形容优美的歌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韩国歌女韩娥东向赴齐国,因为没有粮食,只好卖唱乞食。她离开后,歌声仍在梁间环绕,三日不绝,人们都以为她还留在当地。有一次她路过客栈,受到人侮辱,韩娥便长歌当哭,整个村

  • 周公

    源见“梦周”。称夜梦。唐卢仝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诗:“日高丈五睡正浓,军将叩门惊周公。”【词语周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周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