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华元弃甲

华元弃甲

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二年春,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,伐宋。宋华元、乐吕御之。二月壬子,战于大棘,宋师败绩,囚华元,获乐吕,及甲车四百六十乘……宋城,华元为植,巡功。城者讴曰:‘睅其目,皤其腹,弃甲而复。于思于思,弃甲复来。’使其骖乘谓之曰:‘牛则有皮,犀兕尚多,弃甲则那?’役人曰:‘从其有皮,丹漆若何?’华元曰:‘去之,夫其口众我寡。’”后因以“华元弃甲”为打败仗的典故。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.谐隐》:“昔华元弃甲,城者发睅目之讴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二年春,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,伐宋。宋华元、乐吕御之。二月壬子,战于大棘,宋师败绩囚华元,获乐吕,及甲车四百六十乘,俘二百五十人,馘百人。……宋城,华元为植,巡功。城者讴曰:‘睅其目,皤其腹,弃甲而复。于思于思,弃甲复来。’使其骖乘谓之曰:‘牛则有皮,犀兕尚多,弃甲则那?’役人曰:‘从其有皮,丹漆若何?’华元曰:‘去之,夫其口众我寡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郑国派军伐宋,宋国派华元等抵御,作战失败,华元被俘,损失甲车几百乘。后来宋国以百辆兵车,几百匹马将华元赎回。宋国筑城,派华元监工巡视,筑城的百姓唱歌讽刺他:“瞪着眼,鼓着肚,丢掉甲车跑回来。大胡子大胡子,丢掉甲车逃回来。”华元让其陪乘的回答:“牛还有皮,犀兕也很多,丢些甲算什么!”百姓又唱:“即使有皮,丹漆哪里来?”华元只好赶快走开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作战失败,丢失辎重。

【典形】 华元弃甲、牛有皮、弃甲、兕皮多、犀兕多。

【示例】

〔华元弃甲〕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昔华元弃甲,城者发睅目之讴。”

〔牛有皮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弃甲尚文过,兕多牛有皮。”

〔弃甲〕 清·鲍鉁《范忠贞公祠》:“当年闽海见传烽,犀兕空多弃甲重。”

〔兕皮多〕 清·钱谦益《王师》之一:“弯弓蒲矢在,弃甲兕皮多。”

〔犀兕多〕 清·王士禛《潼关》:“复隍几见熊罴守,弃甲空传犀兕多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眸皓齿

    明亮的眼珠,洁白的牙齿。眸( ㄇㄡˊ móu 谋):眼珠。三国魏曹植《洛阳赋》:“丹唇外朗,皓齿内鲜。明眸善睐,辅靥承权。”睐:顾盼。唐代杜甫《哀江头》诗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见“

  • 齐人攫金

    《列子.说符》:“昔齐人有欲金者,清旦衣冠而之市,适鬻(音yù卖)金者之所,因攫(抓取的意思)其金而去。吏捕得之,问曰:‘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何?’对曰:‘取金之时,不见人,徒见金。’”此事又见《吕氏

  • 风向草偃

    见“风行草偃”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引用驽庸,以为党援,而望~,庶事之康,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,弦不调而索清音哉。”【词语风向草偃】  成语:风向草偃汉语大词典:风向草偃

  • 季孙之忧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,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;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季孙:春秋时鲁国大夫。忧:忧患。季子所忧患的不是外部,而

  • 作赋游梁苑

    参见:赋雪

  • 虎啸风驰

    源见“虎啸”。谓事物相互感应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夫虎啸风驰,龙兴云属,故重华立而元、凯升,辛受生而飞廉进。”并列 指事物间的彼此感应。南朝梁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夫~,龙兴云属,故重华立而

  • 杞天之虑

    同“杞人忧天”。鲁迅《而已集.忧“天乳”》:“我曾经也有过‘杞天之虑’,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,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,家家须雇乳娘。”见“杞人忧天”。鲁迅《而已集·忧“天乳”》:“我曾经也有过‘

  • 书传青鸟

    同“青鸟传书”。明王玉峰《焚香记.议亲》:“书传青鸟叶题红,秦 晋殷勤两意通。”

  • 咸池音

    源见“洞庭张乐”。指盛大而神妙的乐曲或优美的诗篇。唐韩愈《孟生诗》:“作诗三百首,窅默《咸池》音。”

  • 识途

    源见“老马识途”。认识道路。喻富有经验,能为先导。清林则徐《送嶰筠赐环东归》诗:“漫道识途仍骥伏,都从遵渚羡鸿飞。”【词语识途】   汉语大词典:识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