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比喻所负重任。清赵翼《七十自述》诗之九:“头衔已失冠山鳌,犹忝西清供奉劳。”
《论语.先进》:“子曰:‘回也视予犹父也,予不得视犹子也。’”象侍奉父亲一样地对待老师。后便称老师为“犹父”。【词语犹父】 汉语大词典:犹父
源见“丘嫂颉羹”。后因以“戛羹”称嫂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兄弟》:“常谈谓嫂曰戛羹。”【词语戛羹】 汉语大词典:戛羹
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下》:“客有为齐王画者,齐王问曰:‘画孰最难者?’曰:‘犬马最难。’‘孰最易者?’曰:‘鬼魅最易。夫犬马,人所所也,旦暮罄于前,不可类之,故难。鬼魅,无形者,不罄于前,故易也。’”俗
同“熊罴吉梦”。清李渔《后断肠》诗之七:“误将罗刈勾魂日,认作熊罴入梦时。”主谓 熊罴,猛兽,象征男子。世俗祝人生子称熊罴入梦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吉梦维何?维熊维罴,维虺维蛇。大人占文,维熊
唐.颜真卿《颜鲁公文集.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》(卷一五):“闻于褚河南曰:‘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。’思所以,不悟。后于江岛遇见沙地,平净令人意悦欲书,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,明利媚好,乃悟用笔而锥画沙,
源见“马鬣一滴”。指天下大雨。宋苏轼《祷雨张龙公》诗:“倾倒瓶中雨,一洗麦上埃。”
风雨送走了春天。 形容暮春景象。语出宋.范成大《初夏三绝.呈游子明王仲显》:“东君不解惜芳菲,料峭寒中一梦非,剪尽牡丹梅子绽,何须风雨送春归。”《警世通言.唐解元出奇玩世》:“计无所出,乃因春暮,赋
源见“清明火”。指古代随季节变化,用以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。《隋书.王劭传》:“〔王劭〕曰:‘臣谨按《周官》,四时变火,以救时疾。明火不数变,时疾必兴。圣人作法,岂徒然也……伏愿远遵先圣,于五时取五木
原是佛家语,指人有心性、有本分。指要留得原来的心性和本分。 王安国(?-1757年),字春圃(Pǔ普),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进士,授编修,升侍讲。提督肇高(今广东肇庆市、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