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卢仝七碗

卢仝七碗

同“卢仝七碗茶”。元耶律楚材《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》之一:“卢仝七碗诗难得,谂老三瓯梦亦赊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驱鸡

    汉荀悦《申鉴.政体》:“睹孺子则驱鸡也,而见御民之方。孺子驱鸡者,急则惊,缓则滞。方其北也,遽要之,则折而过南;方其南也,遽要之,则折而过北。迫则飞,疏则放。志闲则比之,流缓而不安则食之。不驱之驱,驱

  • 九折邛关道

    同“九折路”。邛关,邛崃关。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为想三春狭斜路,莫辞九折 邛关道。”

  •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

    明知行不通,却硬要去干。 表示干事不计后果,决心很大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?’”唐.白居易《为人上宰相书》:“矧又尊

  • 秦山望海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(三十七年)过丹阳,至钱塘,临浙江,水波恶,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。上会稽,祭大禹,望于南海,而立石刻颂秦德。”秦山即会稽山,会稽山上有夏禹穴及庙,秦始皇祭大禹,登临此山,立石刻

  • 盗马之徒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九引《吕氏春秋》曰:“秦缪公乘马车为败,右服失,而野人取之。缪公自往求之,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。缪公叹曰:‘食骏马之肉,而不还饮酒,余恐其伤汝也。’于是遍饮而去。外一年为韩原之战

  • 宝策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黄帝得宝鼎神策。”后以“宝策”借指天命或社稷。《宋书.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》:“然后可以变国情、惬民志,抚归运而膺宝策。”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神鼎将迁,宝策无主,实赖英圣,匡济艰

  • 画沙聚米

    同“伏波聚米”。清钱谦益《李秀东六十寿序》:“〔余〕与之规舆图,讲战守,画沙聚米,方略井肰(然)。”并列 画地图于沙上,聚米为山谷,分析军事形势,决定战策战略。清·钱谦益《李秀东六十寿序》:“(余)与

  • 精神满腹

    形容富有才智,满腹经纶。温峤(288-329年),字太真,太原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。初为刘琨谋主,后南下,拥戴司马睿即位,受到朝中大臣推重。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后,官居中书令。王敦专制朝政,他和庾亮等人密

  • 六尺之托

    源见“六尺之孤”。谓受遗命辅佐幼主。《后汉书.明帝纪》:“并可以受六尺之托,临大节而不挠。”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并可以受~,临大节而不挠。”△用于幼主。【词语六尺之托】

  • 河渡虎

    同“渡虎”。清赵翼《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》诗:“政绩未能河渡虎,功名敢想阁图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