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室操戈

同室操戈

原为入室操戈,指别人进入自己所居之室,并以室内所存兵器,攻打自己。后来变成“同室操戈”,意义则改为自家人之间互动刀枪,或内部纷争。郑玄(127-200年),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)人。东汉后期著名古文经学家。当时另一著名学者何休墨守今文经学,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,以自固营垒,攻讦古文学派。郑氏乃针锋相对地写了《发〈墨守〉》、《鍼〈膏肓〉》、《起〈废疾〉》三篇文章进行批驳。何休看到后,叹息到:“康成(郑玄字)进了我的居室,拿起我的武器来攻打我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35第1207、1208页,《郑玄传》:“时任城何休好《公羊》学,遂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;玄乃发《墨守》,鍼《膏肓》,起《废疾》。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,以伐我乎!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江藩《宋学渊源记序》:“为宋学者,不第攻汉儒而已也,抑且同室操戈矣。”


主谓 同室,自家人。自家人动刀枪。比喻手足相残或内部纷争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春秋郑徐吾犯之妹有美色,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。楚已纳聘,黑欲杀之而夺其妻。子南(楚)知之,执戈逐之,及冲,击之以戈。”又,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(何)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,以伐我乎。’”周恩来《题词》:“千古奇冤,江南一叶;~,相煎何急!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内部成员的反目成仇。→自相残杀 祸起萧墙 ↔同仇敌忾。也作“操戈同室”。


解释操:拿、持。比喻内部互相争斗、互相残杀。

出处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,以伐我乎?’”

郑玄,字康成,东汉著名学者。他从小喜欢读书,不喜欢当官吏,他父亲对此非常生气,但是不能制止他。郑玄跟当地的名师学了很多知识,等他认为当地没有再值得他请教的人后,就向西经过函谷关,来到扶风,拜当时的大学问家马融为师。

马融有门徒四百多人,学问精深的有五十多个。马融平常傲慢尊贵,郑玄在他门下三年,竟然没有见过马融一面,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传授郑玄学业。郑玄日夜苦读,从未感到过疲倦。有一次,马融召集学生讨论图谶纬书,听说郑玄善于计算,便单独召他到楼上相见,郑玄于是趁机请教自己的疑问,问完后便告辞回家。马融叹息着对门人说:“这位姓郑的同学如今离去,我的学术也就传播发扬到东边去了。”

郑玄独自游学,十多年后才回到家乡。当时任城人何休爱好《公羊》学,著有《公羊墨守》《左氏膏肓》《谷梁废疾》,郑玄于是阐发《墨守》、针砭《膏肓》、讲论《废疾》。何休见到郑玄的这些著作后感叹地说:“康成这是跑到我的家里,拿起我的戈矛,来讨伐我啊。”郑玄和何休的讨论,释义通达、考据深奥。在他的带动下,古文经学才从此开始昌明起来。

反义同舟共济

例句

你们同室操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。


【词语同室操戈】  成语:同室操戈汉语词典:同室操戈

猜你喜欢

  • 将归操

    见“陬操”条。【词语将归操】   汉语大词典:将归操

  • 喷饭成蜂

    参见:蜂化饭

  • 祝网仁

    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。指帝王广施仁惠。清赵翼《题鹤归来戏本》诗之一:“覆巢之下犹完卵,想见兴朝祝网仁。”

  • 季子多金

    《史记.苏秦列传》:“苏秦为从约长,并相六国。北报赵王,乃行过雒阳,车骑辎重,诸侯各发使送之甚重,擬于王者。”还家,“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,俯伏侍取食。苏秦笑谓其嫂曰:‘何前倨而后恭也?’嫂委蛇蒲服,

  • 一池蛙

    同“一部鸣蛙”。宋黄庭坚《薄薄酒二章》诗之二:“传呼鼓吹拥部曲,何如春雨一池蛙。”

  • 蓼莪之感

    同“蓼莪废讲”。宋苏轼《谢生日诗启》:“《蓼莪》之感,迨衰老而不忘。”

  • 吴公敏政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文帝初立,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。”又《循吏传》:“至于文、景,遂移风易俗。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、蜀守文翁之属,皆谨身帅先,居以廉平,不至于严,而民从化。”汉文帝时,吴公为有名

  • 商君阡陌

    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商鞅“为田开阡陌封疆,而赋税平。”“卫鞅既破魏还,秦封之於商十五邑,号为商君。”战国时,秦相商鞅曾下令挖开田间小路,整顿田亩。后因用作咏农田的典故。唐.张九龄《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

  • 千木奴

    同“千头木奴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》:“参军但有四立壁,初无临江千木奴。”

  • 舞干戚

    同“舞干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十四:“如何舞干戚,一使有苗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