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生共死

同生共死

一起生,一起死。形容情谊深厚。亦作“同生同死”。是隋文帝杨坚回顾他与郑译的友谊时所说。杨坚(541-604年),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。其女为北周宣帝皇后。宣帝死后,杨坚遂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,总揽军政大权,封隋王。大定元年(581年)代周自立,国号隋,改元开皇。开皇九年(589年)灭陈,统一中国。在位期间曾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,对加强中央集权,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。同时,他还勤于政务,生活俭朴。在他统治的后期,隋朝已成为富足强盛的王朝。郑译(504-591年),字正义。荥阳开封(今河南开封)人。早年就与杨坚有同学之谊。杨坚篡夺北周政权时又有辅佐之功。为此,杨坚曾表示可以恕他十死。其后他曾因厌蛊(gǔ鼓)左道之罪被除名,复又授予隆州刺史,因请求治病回到长安。杨坚召见时,忆起两人昔日友情,便对侍臣讲:“郑译曾与我同生共死,历尽危难,这是我终生难忘的。”郑译通晓音律,曾为隋文帝修正雅乐。

【出典】:

隋书》卷38《郑译传》1137页:“上顾谓侍臣曰:‘郑译与朕同生共死,间关危难,兴言念此,何日忘之!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名言》卷40:“沈小霞道:‘你若有力量支持他,我去也放胆。不然与你同生同死,也是天命当然,死而无怨’”。


并列 一起活,一起死。比喻利害相关,也比喻情谊深厚。语出《隋书·郑译传》:“郑译与朕同生共死。”李存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:“在~的战场上,有哪位弹药手愿意出臭弹啊!”△多用于激烈的斗争中。 →患难相死 ↔不共戴天


【词语同生共死】  成语:同生共死汉语词典:同生共死

猜你喜欢

  • 擢发莫数

    同“擢发难数”。清李渔《十二楼.〈合影楼〉第三回》:“负罪多端,擢发莫数,只求念‘至亲’二字,多方原宥。”见“擢发难数”。青心才人《金云翘传》6回:“若真情不化,卧柳吞花,朝思暮想,你妻子之罪,~矣。

  • 李氏千头奴

    同“李衡奴”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红如喷火,巨若悬星。皮未皲,尚有余酸;霜未降,不可多得。元殊苏井诸家树,亦非李氏千头奴。”【词语李氏千头奴】   汉语大词典:李氏千头奴

  • 胶漆交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比喻深厚的交情。唐元稹《说剑》诗:“吾友有宝剑,密之如密友。我实胶漆交,中堂共杯酒。”【词语胶漆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胶漆交

  • 褚伯玉隐操

    《南齐书》卷五十四《高逸传.褚伯玉传》:“伯玉少有隐操,寡嗜欲。年十八,父为之婚,妇入前门,伯玉从后门出。遂往剡居瀑布山,性耐寒暑,时人比之王仲都。在山三十余年,隔绝人物。王僧达为吴郡,若礼致之,伯玉

  • 三绝韦编

    源见“韦编三绝”。形容勤奋好学,刻苦读书。元 鲜于必仁《折桂令.书》曲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,万古群经。”述宾 三绝,多次断绝。韦,熟牛皮。韦编,用牛皮编联起来的书简。编联竹简的皮常因反复摩挲而

  • 禾黍离离

    同“禾黍伤情”。唐许浑《登洛阳故城》诗:“禾黍离离半野蒿,昔人城此岂知劳?”【词语禾黍离离】  成语:禾黍离离

  • 擿埴索途

    同“冥行擿埴”。清唐孙华《题眼医何藏之小照》诗:“擿埴索途竟何适,阶前咫尺迷西东。”见“擿埴索涂”。清·唐孙华《题眼医何藏之小照》:“~竟何适,阶前咫尺迷西东。”【词语擿埴索途】  成语:擿埴索途汉语

  • 葛洪丹井

    《晋书.葛洪传》:“以年老,欲炼丹以祈遐寿,闻交阯出丹,求为句漏令。帝以洪资高,不许。洪曰:‘非欲为荣,以有丹耳。’帝从之……至广州,刺史邓岳留不听,去。洪乃止罗浮山炼丹……后忽与岳疏云:‘当远行寻师

  • 门题凤字

    源见“吕安题凤”。称朋友来访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邹林游学》:“家居清淡,谢英才不嫌素寒。门题凤字承留恋,且须养晦林泉。”

  • 玉版

    同“玉版师”。宋陆游《村舍小酌》诗:“玉版烹雪笋,金苞擘双柑。”【词语玉版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