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吴门白马

吴门白马

源见“吴练”。形容极目远眺。清蒲松龄《登岱行》:“吴门白马望依稀,沧溟一掬堆琉璃。”


【典源】《论衡·书虚》:“传书或言: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。孔子东南望,吴阊门外有系白马。引颜渊,指以示之,曰:‘若见吴阊门乎?’颜渊曰:‘见之。’孔子曰:‘门外何有?’曰:‘有如系练之状。’孔子抚其目而正之,因与俱下。下而颜渊发白齿落,遂以病死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九七引《论衡》曰:“儒书称,孔子与颜渊俱登鲁东山,望吴阊门,谓曰:‘尔何见?’曰:‘见一匹练,前有生蓝。’孔子曰:‘噫! 此白马卢刍。’使人视之,果然。”

【今译】 颜回 (字子渊) 与孔子一起登上鲁地泰山,孔子向东南望去,见吴地扬州 (一说苏州) 阊门外有拴着的白马。将颜回叫来,指给他看,说:“你看见吴阊门吗?”颜回说:“看见了。”孔子问:“门外有什么?”颜回答:“好像有一匹白绢似的东西,前边长着蓝草。”孔子说:“唉,那是白马和芦苇呀。”孔子抚摸一下颜回的眼睛,与他一起下山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咏吴地风光; 或用以指极目远望。

【典形】 白马如练、白马吴阊、白马之望、辨马、练光、望吴门、吴门白马、白马对芦刍、瞻吴门、曳马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马如练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拥狼望于黄图,填卢山于赤县。青袍如草,白马如练。”

〔白马吴阊〕 明·王世贞 《登岱》:“依微白马吴阊在,欲向秋风问羽翰。”

〔白马之望〕 北周·庾信《谢赵王示新诗启》:“曳练且观,无劳白马之望;流泉欲委,伫见青凫之飞。”

〔辨马〕 唐·骆宾王《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》:“境接青畴,俯瞰获麟之野; 山开翠屺,斜连辨马之峰。”

〔练光〕 唐 · 骆宾王 《上廉察使启》:“登小鲁之山,辨练光于乱马; 临大吴之国,识宝气于连牛。”

〔望吴门〕 明·袁宏道《出燕别大哥三哥》:“白马望吴门,惨淡无边际。”

〔吴门白马〕 清·蒲松龄 《登岱行》:“吴门白马望依稀,沧溟一掬堆琉璃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树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刘放传》注:三国魏时,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友好,二人久任要职,夏侯献与曹肇为此不满,他们见殿中有鸡栖树,便说,“此亦久矣,其能复几?”刘放和孙资皆为中书省官员,夏侯献与曹肇以殿中有鸡

  • 乡杖

    源见“杖家”。指六十岁。明唐顺之《希周兄八十》诗:“三十年前事未遥,兄时乡杖我垂髫。”【词语乡杖】   汉语大词典:乡杖

  • 栖灵台

    参见:寄灵台

  • 日中为市

    上古时,以太阳行至中天为时间标志,到集市进行交易,是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。《易.系辞下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其他 日中,中午。市,买卖,交易。中午进行集市贸易。语

  • 一榻挂壁

    同“一榻高悬”。宋苏辙《徐孺亭》诗:“朝为宾主两相好,一榻挂壁吹清风。”

  • 偃月堂

    唐.郑棨《开天传信录》:“平康坊南街废蛮院,即李林甫旧第也。林甫于正寝之后,别创一堂,制度弯曲,有却月之形,名曰‘偃月堂。’土木华丽,剞劂精巧,当时莫俦也。林甫每欲破灭人家,即入月堂,精思竭虑,喜悦而

  • 肤诉

    同“肤受之诉”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江陵震主》:“上倚醉拔剑断其总角,群竖肤诉于冯保,保奏之慈圣。”清 抟沙拙老《闲处光阴》卷下:“丁未春,〔吴嘉宾〕以惑于肤诉陷狱,龃龉者深其文,蓄怒者又复下石,竟至谴

  • 僵卧袁安

    源见“袁安高卧”。指居贫而坚守节操的人。宋吴潜《暗香.用韵赋雪》词:“有一种可人,扫了还积。悲饥闭户,僵卧袁安我偏忆。”

  • 三矢平虏

    同“三箭定天山”。唐白居易《答箭簇》诗:“何不向东射,东海有长鲸。不然学仁贵,三矢平虏庭。”

  • 负局生

    同“负局先生”。唐刘禹锡《赋郭用和所藏古镜》:“门前负局生,为我一磨拂。”【词语负局生】   汉语大词典:负局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