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噤若寒蝉

噤若寒蝉

噤,闭口不言。噤若寒蝉,比喻象秋天的蝉一样,冷得直打寒战,形容吓得不敢作声,泛指一言不发。杜密(?-169年),字周甫,颖川阳城(今河南登封县)人。曾仕州郡,先后任代郡太守、泰山太守、北海相等职。桓帝时以党锢之祸免官。返乡后,仍然保持在朝时敢于推荐有才能的人,对恶势力敢讲话反对的习惯。他的同乡刘胜告老回乡,与他正好相反,遇事明哲保身,口不言是非。有一次,太守王昱称赞刘胜是个好人。杜密听出弦外之音是批评自己,便说:“刘胜作为致仕大夫,当地政府官员像上宾一样尊敬他。可是他见好人好事而不荐举,听到坏人坏事也不揭发,隐瞒真实情况保全自己,就象秋天的寒蝉一样不发一言,这种人是有罪的。”后来,汉灵帝时,陈蕃辅政,杜密又出来任职。而在二次党锢之祸时,下狱自杀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67第2198页《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守《题锁树谏图后》:“尝怪士处明时,事贤主,履高位,噤如寒蝉,或至导谀以误国。” 鲁迅《两地书》一:“明明今日好好的出席,提出反对条件的,转眼就掉过头去,噤若寒蝉,或则明示其变态行动?”


述补 有如深秋的蝉那样不再鸣叫。形容受到压制而不敢说话。语本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梁晓声《一个红卫兵的自白》:“那个伙伴自知在这种地方说了万万不该说出来的话,闪到我背后,一时~。”△一般用作因受限制或有顾虑而默不作声。→仗马寒蝉 哑口无言 杜口吞声 守口如瓶 ↔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。也作“自同寒蝉”。


【词语噤若寒蝉】  成语:噤若寒蝉汉语词典:噤若寒蝉

猜你喜欢

  • 董狐笔

    同“董狐直笔”。唐杜甫《写怀》诗之二:“祸首燧人氏,厉阶董狐笔。”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。”【词语董狐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董狐笔

  • 刘窟头

    《新五代史.刘守光传》:“其父刘仁恭,事幽州李可举,能穴地为道以攻城,军中号‘刘窟头’。”谓善挖地道攻城。后亦用以谓身死入土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二十:“上闻丛荣伏诛,悲骇几落御榻,气绝复苏者再,由

  • 剑三千

    《庄子.说剑》:“昔赵文王喜剑,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,日夜相击于前。死伤者岁百余人。”《庄子.说剑》篇中说:赵文王喜爱剑术,故门下养有能剑术的客人三千多名。后遂用为指喻朝廷武士之典。唐.杜甫《寄岳州贾

  • 相门相种

    同“相门有相”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牛氏规奴》:“多应是相门相种,可惜不做厮儿;少什么王子王孙,争要求为佳配。”见“相门有相”。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多应是~,可惜不做厮儿;少什么王子王孙,争要

  • 陆绩怀桔

    借指孝顺双亲。鲁迅《朝花夕拾·二十四孝图》: “ ‘陆绩怀桔’ 也并不难,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。‘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桔乎?’ 我便跪答云: ‘吾母性之所爱,欲归以遗母。’ ” 参见:○陆绩桔

  • 彭乐截肠

    参见:截肠战

  • 楚襄王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九战国楚.宋玉《神女赋序》:“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,使玉赋高唐之事。其夜王寝,梦与神女遇,其状甚丽。”楚襄王曾夜梦与神女会于巫山。后遂用为咏帝王艳遇之典。唐.崔湜《襄阳作》诗:“醉中求

  • 五侯上客

    汉成帝的母舅王谭、王根、王立、王商、王逢同时封侯,号称“五侯”。五侯兄弟争名斗气,彼此不合,宾客们不能在各家中相互往来。只有京兆吏楼护一人,可以出入王氏五侯各家之门。楼护字君卿,是齐(今山东)人。年轻

  • 子春伤足

    《大戴礼.曾子大孝》:“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,伤瘳,数月不出,犹有忧色。门弟子问曰;‘夫子伤足瘳矣,数月不出,犹有忧色,何也?’乐正子春曰:‘善如尔之问也。吾闻之曾子,曾子闻诸夫子曰:“天之所生,地之

  • 看西爽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借指闲居赏景。西爽,西山爽气。清钱谦益《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叠前韵奉简》:“马曹官好看西爽,酒郡封移带宿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