鬓:双鬓;鬟:环形发髻。形容妇女头发的美丽。宋代范成大《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》:“花边雾鬓风鬟满,酒畔云衣月扇香。”也用于形容妇女头发散乱蓬松。亦作“风鬟雾鬓。”宋代李清照《永遇乐.落日熔金》
《礼记.学记》:“善待问者如撞钟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。”孔颖达疏:“‘从’读为‘舂’者,舂谓击也,以为声之形容。言钟之为体,必待其击,每一舂而为一容,然后尽其声。
《世说新语.德行》:“周子居(乘)常云:‘吾时月不见黄叔度(宪),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’。”此事又见《后汉书.黄宪传》。周乘常说,我不见黄叔度时间一长久,就会萌发计较得失之念。反过来说,如果能经常和黄宪
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(郦)食其未行,张良从外来谒。汉王方食,曰:‘子房前!客有为我计桡禁权者。’具以郦生语告,曰:‘子房何如?’良曰:‘谁为陛下画此计者?陛下事去矣。’汉王曰:‘何哉?’张良对曰:‘
同“折鼎覆?”。《后汉书.谢弼传》:“今之四公,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,馀皆素食致寇之人,必有折足覆?之凶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知止》:“是以身名并全者甚希,而折足覆?者不乏也。”【词语折足覆?】 成语:
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借指心地纯朴,没有机心的人。宋吴琚《浪淘沙》词:“忘机鸥鹭立汀沙。咫尺钟山迷望眼,一半云遮。”
源见“当仁不让”。谓勇为不辞。唐王勃《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》:“群公以道之存矣,思传记德之书;下官以文在兹乎,愿展当仁之笔。”亦指勇为不辞的人。金元好问《兴国院改律为禅请住持疏》:“谁其作古,自有当仁。
《后汉书.边韶传》:边韶字孝先,“以文章知名,教授数百人。韶口辩,曾昼日假卧,弟子私嘲之曰:‘边孝先,腹便便,懒读书,但欲眠。’韶潜闻之,应时对曰:‘边为姓,孝为字。腹便便,《五经》笥。但欲眠,思经事
剑、戟:古代的兵器。森森:排列紧密,寒气逼人。形容剑戟林立,戒备森严,气势逼人。比喻为人阴险,心机深密。李义深,赵郡高邑(今河北省中南部)人。初附北魏权臣高欢,官居鸿胪少卿。后见尒朱兆兵力强胜,遂弃高
源见“掩鼻计”。指善进谗言离间。唐骆宾王《讨武曌檄》:“入门见嫉,蛾眉不肯让人;掩袖工谗,狐媚偏能惑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