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夺之魄

天夺之魄

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不及十年,原叔必有大咎,天夺之魄矣!”

魄:魂魄。“天夺之魄”,意谓上天夺去了他的魂魄。比喻人离死不远了。

隋书.杨玄感等传论》:“天夺之魄,人益其灾,群盗并兴,百殃俱起,自绝民神之望,故其亡也忽焉。”


主谓 天夺去他的魂魄。指将不久于人世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原叔必有大咎,~矣!”△多用于人的寿命方面。→天夺其鉴 天褫其魄。也作“天夺其魄”。


【词语天夺之魄】  成语:天夺之魄汉语词典:天夺之魄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斯黄犬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未仕时牵犬打猎的自由生活。元 汪元亨《折桂令.归隐》曲:“莺花十二行窝,几度春风,一枕南柯。支遁青骊,李斯黄犬,逸少白鹅。”

  • 君房痴

    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.严光》:“司徒霸(侯霸)与光素旧,欲屈光到霸所语言,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,光不起,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,问子道曰:‘君房素痴,今为三公,宁小瘥否?’子道曰:‘位已鼎足,不痴也。’

  • 试儿

    俗称“试周”,“抓周”。亦作“试晬”。小儿周岁生日时,将种种物品安置床上,任儿拿取,以观察小儿将来的志向与为人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风操》:“江南风俗,儿生一期,为制新衣,盥浴装饰,男则用弓、矢、纸

  • 咏扇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抒发妇女色衰失宠而自怨自伤的情感。唐长孙佐辅《古宫怨》诗:“看笼不记薰龙脑,咏扇空曾秃鼠须。”【词语咏扇】   汉语大词典:咏扇

  • 酒家胡

    汉李延年《羽林郎》诗:“昔有霍家奴,姓冯名子都。依倚将军势,调笑酒家胡。胡姬年十五,春日独当垆。”“酒家胡”原指酒店当垆卖酒的胡姬,后用以代指酒店女侍者或售酒女。宋黄庭坚《奉和文潜赠无咎》:“但见索酒

  • 下石

    “落井下石”的省称。比喻乘人之危,再加以打击陷害。唐代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……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阱( ㄐㄧㄥˇ jǐng 井):井。又宋代陆游《感兴》诗:“下石

  • 秦失鹿

    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秦王朝灭亡。元戴良《题打球图》诗:“君不见秦失其鹿人共逐,刘 项雌雄几翻覆。”清黄遵宪《书愤》诗:“竟闻秦失鹿,转使鲁无鸠。”

  • 不绝如线

    《公羊传.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《荀子.强国》:“今巨楚县吾前,大燕鰌吾后,劲魏钩吾右,西壤之不绝若绳。”不绝如线,极言局势之危急。《淮南子.要略训》:“齐桓公之时,天子卑弱,诸

  • 南北榜

    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。又称“春夏榜”。洪武三十年(1397年)丁丑科,二月会试,以翰林学士刘三吾,王府纪善(官名。掌讽导礼法,开谕古谊及国家恩谕大节,以诏王善)白信蹈为考试官,录取宋琮等51名,经

  • 别具只眼

    亦作“独具只眼”。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。宋代杨万里《送彭元忠县丞北归》诗:“学诗初学陈后山,霜皮脱尽山谷寒。近来别具一只眼,要踏唐人最上关。三春弱柳三月秋,半溪清水半峰雪。只今六月无此物,君能唤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