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子夏悬鹑

子夏悬鹑

战国荀况《荀子.大略》:“子夏(孔子弟子)家贫,衣若县(同悬)鹑。人曰:‘子何不仕?’曰:‘诸侯之骄我者,吾不为臣;大夫之骄我者,吾不复见。柳下惠(春秋鲁大夫)与后门者(守门人)同衣而不见疑,非一日之闻也。争利如蚤(同爪)甲(喻小利)而丧其掌(喻失大)。”

子夏衣服破烂,状如鹌鹑鸟挂在身上,生活寒苦,却不愿做官。鹌鹑尾短而羽翼参差,形同破烂衣裳。后遂以“悬鹑”、“鹑衣”、“子夏衣”喻安贫乐道或生活穷苦。

北周.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悬鹑百结,知命不忧;十日一炊,无时何耻。”宋.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蜗舍游从寡,鹑衣礼貌疏。”南朝梁.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中吕四月》:“每遇秋风振响,鹑惊子夏之衣;夜月流辉,鹊绕将军之树。”


【词语子夏悬鹑】  成语:子夏悬鹑汉语词典:子夏悬鹑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帷投斧

    源见“目不窥园”及“投斧”。指专心刻苦学习。南朝梁简文帝《为宁国临城二公请入学表》:“下帷投斧,昔人以为精力;存竿委麦,先哲以为善谈。”

  • 潘岳貌

    同“潘安貌”。唐祖咏《赠苗发员外》诗:”花惭潘岳貌,年称老莱衣。“

  • 正冬

    《书.尧典》:“日短,星昴,以正仲冬。”孔传:“日短,冬至之日。昴,白虎之中星,亦以七星并见,以正冬之三节。”后以“正冬”指仲冬,亦指冬至。汉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正冬采榆叶。”《北史.隋房陵王勇传》

  • 训式

    《诗.大雅.烝民》:“古训是式,威仪是力。”郑玄笺:“故训,先王之遗典也;式,法也。”后因以“训式”谓典范,榜样。唐梁肃《著作郎赠秘书少监权公夫人李氏墓志铭》:“夫人明识茂行,光于闺门,姻族资其训式。

  • 吹毛洗垢

    源见“吹毛求疵”。吹开皮上的毛,洗去所藏的污垢。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。《北齐书.宋游道传》:“游道禀性遒悍,是非肆口,吹毛洗垢,疮疵人物。”并列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。比喻一意寻找别人

  • 覆蕉得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指人间的得失荣辱无常。元袁桷《次韵师孟西曹即事兼简子贞仪曹》之二:“覆蕉得鹿非真梦,点笔成蝇岂误书!”

  • 阿和平蜀

    《旧五代史.僭伪.王建传》:“衍,建之幼子也。建卒,衍袭伪位。……衍既冲騃,军国之政咸委于人。……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,庄宗下制伐蜀,命兴圣宫使魏王(李继岌)为都统,枢密使郭崇韬为行营都招讨。……十一月

  • 半面之知

    同“半面之交”。宋郑侠《赛谢明化寺土地文》:“英人上下,举无半面之知者。”

  • 嗜痂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:“邕(穆之孙)性嗜食疮痂,以为味似鳆鱼。尝诣孟灵休,灵休先患灸疮,痂落在床,邕取食之。灵休大惊,痂未落者,悉褫(剥下)取饴(音sì,通饲,给人吃)邕。邕去,灵休与何勖书曰:‘刘邕向

  • 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与人言无二三

    意谓人生不能尽合心意的事为数很多,以致能够和人开怀畅谈的事为数极少。这本是唐宋以来的熟语。语出《晋书.羊祜传》:“天下不如意,十恒居七八。”宋.黄庭坚《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》:“人生不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