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失势,依附的人随即散去。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,已将百载,一日倘或乐极生悲,若应了那句‘树倒猢狲散’的俗语,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。”参见“树倒猢狲散”条。
汉.陆贾《新语.辅政》:“故智者之所短,不如愚者之所长。文公种米,曾子驾羊。”《淮南子.泰族训》:“文公树米,曾子架羊,犹之为知也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.杂言》:“太公田不足以偿种,渔不足以偿网,治灭天下
同“桃源洞”。唐韩偓《无题》诗之二:“棹寻闻犬洞,槎入饮牛津。”
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得道成仙。宋黄庭坚《和师厚栽竹》诗:“龙化葛陂去,凤吹阿阁鸣。”
源见“五羖大夫”。谓轻易出卖自身。宋陆游《猎罢夜饮示独孤生》诗:“报国虽思包马革,爱身未忍价羊皮。”
见〔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〕。【词语末由也已】 成语:末由也已汉语大词典:末由也已
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〔常枞cóng〕张其口而示老子,曰:‘吾舌存乎?’老子曰:‘然。’‘吾齿存乎?’老子曰:‘亡。’常枞曰:‘子知之乎?’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也,岂非以其刚
东隅,东方。日出东方,故以东隅指早晨。桑榆,树名。日落于西方,余光尚留于树上,故以此指傍晚。全句指经过努力,形势会迅速扭转。早晨失去,不到晚间就重新收回。冯异(?-34年),字公孙,颖川父城(今河南平
恶( ㄨˋ wù ):厌恶。 喜爱一个人,就想叫他活着,讨厌一个人,就想叫他死掉。 表示极度凭个人爱憎对待人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。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”唐.吴兢
源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指互相争胜之心。唐许浑《新兴道中》诗:“波横未辨鱼龙迹,雾暗宁知蚌鹬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