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封班

封班

参见:定远侯


猜你喜欢

  • 藜灯

    同“藜阁火”。明吴廷翰《挽刘南淙舅》诗之三:“少微一点陨如雷,夜久藜灯惨不开。”

  • 物不得其平则鸣

    鸣:鸣叫。这里泛指有所抒发。 事物得不到原有的平静,就要有所抒发。 后多指人的遭遇不平就要发出声音表示不满或反抗。语出唐.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草木之无声,风挠之鸣;水之无声,

  • 痛入骨髓

    《战国策.燕策三》:“吾每念常痛入骨髓,顾计不知所出。”“痛入骨髓”意即痛到骨子里,形容痛恨或悲伤到了极点。清.高旭《海上大风潮起作歌》:“杨州十日痛骨髓,嘉定三屠寒发毛。”述补 形容悲痛或痛恨到了极

  • 华表鹤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喻指离家久别之人。唐司空图《长亭》诗:“殷勤华表鹤,羡尔亦曾归。”【词语华表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华表鹤

  • 染丝之变

    源见“墨子悲染丝”。喻人或事物受环境习俗影响而改变。《晋书.袁乔传》:“故友之好,请于此辞:染丝之变,墨翟致怀;岐路之感,杨朱兴叹。况与将军游处少长,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。”见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

  • 蒯通言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,欲为奇策而感动之,以相人说韩信曰:‘仆尝受相人之术。’韩信曰:‘先生相人何如?’对曰:‘贵贱在于骨法,忧喜在于容色,成败在于决断,以此参之,万不失一。’

  • 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

    事情不但办不好,反而总是弄坏。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三三:“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。”端木蕻良《曹雪芹》第二七章:“茶上安顺虽说和自己平辈,

  • 阳侯之波

    《楚辞》屈原《九章.哀郢》:“凌阳侯之氾滥兮,忽翱翔之焉薄。”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,阳侯之波,逆流而击。”高诱注:“阳侯,陵阳国侯也。其国近水,休(溺)水而死,其神能为大波,有所伤

  • 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

    沐:洗头。浴:洗澡。 刚洗好头要把帽子弹弹,刚洗好澡要把衣服抖抖。 表示洁净的躯体,不容沾染外界的污秽。语出《楚辞.渔父》:“屈原曰:‘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

  • 菟裘归计

    菟(Tú图)裘:春秋时鲁国地名。今山东泰安县南。 此典指鲁隐公说:我将在菟裘地方建盖住宅退隐。后以此典比喻谋地告老还乡。鲁隐公,姬息,是鲁惠公妾所生子。鲁惠公去世,姬息代理主持国政,就是鲁隐公。 鲁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