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屈轶指佞

屈轶指佞

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四:“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,佞人入朝,则屈而指之,一名指佞草。”

屈轶草是神话中的草,传说尧太平盛世之时,生长在宫庭前,倘佞人入朝,便弯曲而指向他,故又叫指佞草。后因以“屈轶指佞”用为识别忠奸真伪的典故。

明.黎民表《瑶石山人诗稿.丁戍山人谒先君墓有述答》诗:“指佞尚余阶下草,将归空有壁间琴。”


【典源】《竹书纪年》:“黄帝轩辕氏有屈轶之草,生于庭,佞人人朝,则草指之。是以佞人不敢进。”《论衡·是应篇》:“太平之时,屈轶生于庭之末,若草之状,主使佞人。佞人入朝,屈轶庭末以指之; 圣王则知佞人所在。”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,佞人入朝,则屈而指之,一名指佞草。”

【今译】 屈轶是神话中的一种草,传说太平之世生于宫廷,佞人入朝,屈轶便指向他,为人察辨奸佞,所以又名指佞草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识别奸邪; 亦借指善识奸邪的人。

【典形】屈轶、有佞还应指、指佞。

【示例】

〔屈轶〕 北周·庾信《徵调曲》:“屈轶无佞人可指,獬豸无繁刑可触。”

〔有佞还应指〕 宋·李维《枢密王左丞宅新菊》:“有佞还应指,无忧可要忘。”

〔指佞] 明·黎民表《丁戍山人谒先君墓》:“指佞尚余阶下草,将归空有壁间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薪不尽,火不灭

    见〔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〕。

  • 飞霜青女

    同“青女”。唐杜甫《秋野》诗之四:“飞霜任青女,赐被隔南宫。”

  • 花发要人催

    源见“催花鼓”。咏花事。明高启《废宅芍药》诗:“昔年花发要人催,今日无人花自开。”

  • 鹿门庞老

    同“鹿门庞”。明 汤式《一枝花.送车文卿归隐》套曲:“多管是鹿门 庞老为师范,摆脱了是非患。”

  • 国之兴亡,匹夫有责

    见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

  • 过犹不及

    过分和不及同样不得其正,谓作事须恰到好处。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,子张和子夏两个弟子谁更好一些。孔子说,子张的弱点是做事过头,超过了礼的标准;而子夏又过于拘谨,又常常达不到礼的要求。子贡说,这么说来,子

  • 盾头磨墨

    同“磨盾鼻”。清袁枚《读杨蓉裳骈体文喜而有作时牧灵州寄来》诗:“月下吹箎能退敌,盾头磨墨竟封侯。”

  • 水流心不竞,云在意俱迟

    竞:争。 江水滔滔奔流,自己胸怀平静,无意与流水竞争;白云悠悠在天,自己心情闲适,同它一样舒缓。 形容内心宁静闲适。语出唐.杜甫《江亭》:“水流心不竞,云在意俱迟。”明.谭元春《寄太史罗公萸江启》

  • 博西凉

    同“博凉州”。宋刘克庄《汉宫春.吴侍郎生日》词:“此老先生,尚不留东阁,肯博西凉?”

  • 驽恋栈

    同“驽马恋栈豆”。宋陆游《题舍壁》诗之一:“尚憎驽恋栈,肯羡鹤乘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