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岁不我与

岁不我与

论语.阳货》载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”。春秋时,阳货掌握了鲁国实权。一日阳货在路上遇见孔子,向孔子提出两个问题:“有才能的人不做官,听任国家迷乱而不治,这能称之为‘仁’吗?”“愿意参与国家大事但又屡次错过时机,这能算做‘明智’吗?”孔子都给予否定回答。阳货听后感叹道:“时光一天天过去了,岁月可不等待人啊!”孔子连声答应,表示要出仕从政了。“岁不我与”,意谓时间不等人,错过时机,将追悔莫及。亦有劝勉人抓紧时机,珍惜时间之意。北周.庾信《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》:“方欲讨论国耻,申雪家冤,横尸原野,是所甘心,时不我与,先从朝露。”


主谓 时间不等人。须抓紧时机,不然,后悔莫及。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”。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且~,时若奔驷,有来无反,难得易失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鼓励人们珍惜时光抓紧办事。→时不我与 白驹过隙 ↔蹉跎岁月


【词语岁不我与】  成语:岁不我与汉语词典:岁不我与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像止啼

    《汉书.酷吏.郅都传》:“匈奴至为偶人象都,令骑驰射,莫能中,其见惮如此。”《新唐书.郝玭传》:“虏大畏,道其名,以怖啼儿。”汉景帝时,雁门太守郅都为人勇悍,号称“苍鹰”。匈奴做成郅都的偶象,让士兵骑

  • 名为公器

    《庄子.天运》:“老子曰:‘……名,公器也,不可多取;仁义,先王之蘧庐也,止可以一宿,而不可以久处。’”蘧庐,旅舍,旅店。庄周借老子的话指出,名誉是天下共用之物,不可多取,否则将是致祸之由。唐.白居易

  • 绝圣弃智

    圣:指聪明。 抛弃聪明才智。 道家认为弃绝人的聪明才智,才能实现太平至治。语出《老子》一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。”《庄子.胠箧》:“故绝圣弃知,大盗乃止。”唐.陈子昂《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

  • 神人鞭血

    源见“驱石驾沧津”。指传说中神助秦始皇造桥时鞭石出血。金元好问《杂著》诗之五:“六国孱王走下风,神人鞭血海波红。”

  • 驻行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美妙动听。宋张纲《浣溪沙.荣国生日》词之一:“百和宝熏笼瑞雾,一声珠唱驻行云。”【词语驻行云】   汉语大词典:驻行云

  • 闭扫

    同“闭门却扫”。《南史.王亮传》:“屏居闭扫,不通宾客。”【词语闭扫】   汉语大词典:闭扫

  • 商陵民

    源见“别鹤操”。指被迫离异的夫妻。唐白居易《和微之听妻弹〈别鹤操〉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》:“幸免生别离,犹胜商陵民。”

  • 左思十稔

    《晋书.文苑传.左思传》:“造《齐都赋》,一年乃成。复欲赋三都……遂构思十年,门庭藩溷皆著笔纸,遇得一句,既便疏之。”“及赋成……安定皇甫谧有高誉,思造而示之。谧称善,为其赋序。”“司空张华见而叹曰:

  • 伐檀之刺

    《诗经.魏风.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;河水清且涟猗。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貆兮?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!……”《伐檀》前之小序云:“《伐檀》,刺贪也。在位贪鄙,无功而

  • 銮坡

    宋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卷五载:唐德宗时,尝移学士院于金銮殿旁的金銮坡上。后因以“銮坡”为翰林院的别称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廷对及第》:“职居鳌禁,名重銮坡。”清赵翼《彭芸楣尚书挽诗》:“同试銮坡赋独工,清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