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扬雄投阁

扬雄投阁

投阁:从高楼上跳下去自杀。西汉末年,王莽图谋篡位,为扫除障碍,杀死政敌甄丰、甄寻父子,把刘棻流放到边远地区。在审讯中,凡是供词中牵涉到的人,不用奏请,一律收捕入狱。当时,著名的学者扬雄正在天禄阁(西汉京城长安皇宫的藏书阁,在未央宫内)校对古书。办案的官员来到天禄阁,准备逮捕扬雄。扬雄恐怕自己难以躲过这场灾难,就慌忙跳楼自杀,差点摔死。王莽听说这事,就说:“扬雄平时从不参与政事,为什么要被关押在这里呢?”暗中派人去询问,原来是刘棻曾跟扬雄学过古代的奇异文字,但扬雄对刘棻等人在政治上的事并不知情。于是,王莽下令赦免。但京城一带的人却用扬雄在《解嘲》中说的话去讥讽他,说:“自甘寂寞道德高,天禄阁上把楼跳;清静无为精神好,却是祥瑞好征兆。”后以“扬雄投阁”为典,感慨文士无辜受难,命运坎坷,或喻指株连罗织之风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7下《扬雄传下》3584页:“莽诛丰父子,投棻四裔,辞所连及,便收不请。时(扬)雄校书天禄阁上,治狱使者来,欲收雄,雄恐不能自免,乃从阁上自投下,几死。莽闻之曰:‘雄素不与事,何故在此?’间请问其故,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,雄不知情。有诏勿问。然京师为之语曰:‘惟寂寞,自投阁;爰清静,作符命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古风》之8:“投阁良可叹,但为此辈嗤。” 唐·杜甫《醉时歌》:“相如逸才亲涤器,子云识字终投阁。” 唐·杜甫《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》:“独惭投汉阁,俱议哭秦庭。” 唐·杜甫《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》:“扬子淹投阁,邹生惜曳裾。” 唐·杜甫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》:“牵裾惊魏帝,投阁为刘歆。” 唐·张继《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》:“投阁嗤扬子,飞书代鲁连。” 宋·林正大《水调歌头·送敬则赴袁州教官》:“休怪相如涤器,莫学子云投阁,儒术亦佳哉!” 宋·林正大《满江红》:“司马逸才亲涤器,子云识字终投阁;且生前,相遇共相欢,衔杯乐。” 宋·陆游《丰年行》:“书生识字亦聊尔,莫作扬雄老投阁。” 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韩仲止制院山中见访》:“作赋相如亲涤器,识字子云投阁。” 明·袁宏道《哭临漳令王子声》之2:“云何为而投阁,贺何为而赋楼?” 清·王夫之《续落花诗》:“雕虫投阁羞童子,傅粉全躯愧老生。” 清·柳亚子《读史十首》之9:“不须更看阳秋笔,投阁扬雄善美新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 (王)莽诛 (甄) 丰父子,投 (刘)棻四裔,辞所连及,便收不请。时 (扬) 雄校书天禄阁上,治狱使者来,欲收雄,雄恐不能自免,乃从阁上自投下,几死。莽闻之曰:‘雄素不与事,何故在此?’间请问其故,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,雄不知情。有诏勿问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时王莽谋图篡位,为清除障碍,杀死甄丰父子,将刘棻流放边远之地,凡与他们有干系的人,直接收捕不必奏请。当时扬雄 (字子云)正在天禄阁校书,治狱使者来逮捕他,扬雄恐怕不能免祸,从阁上跳了下来,几乎摔死。王莽闻知后说:“扬雄从来不参与政事,为什么也有他?”询问原因,原来是刘棻曾跟他学过古文奇字,并不知情,于是才赦免了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感叹学者才人无辜受难,命运多舛; 或以“扬雄阁”借指从事著述之所。

【典形】 雕虫投阁、投阁、投汉阁、投天禄、扬雄阁、扬雄投阁、子云投阁、投阁先生、投阁嗤扬子。

【示例】

〔雕虫投阁〕 清·王夫之《续落花诗》:“雕虫投阁羞童子,傅粉全躯愧老生。”

〔投阁〕 明·袁宏道《哭临漳令王子声》之二:“云何为而投阁?贺何为而赋楼?”

〔投汉阁〕 唐·杜甫《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》:“独惭投汉阁,俱议哭秦庭。”

〔投天禄〕 宋·孔平仲《寄子由》:“长卿著犊鼻,扬子投天禄。”

〔扬雄阁〕 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天禄扬雄阁,承明严助庐。”

〔扬雄投阁〕 宋·陆游《丰年行》:“书生识字亦聊尔,莫作扬雄老投阁。”

〔子云投阁〕 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韩仲止制院山中见访》:“作赋相如亲涤器,识字子云投阁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仙坠泪

    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(魏明帝曹叡)徙盘(《缃素杂记》载《魏略》曰:“明帝景初元年,徙长安诸钟簴〔簴音jì,悬挂钟磬的木架〕、骆驼、铜人承露盘。盘拆,铜人重不可致,留于灞垒。”)。盘拆,声闻数十里。金狄(

  • 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

    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,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。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。谁有道,谁掌握了知识真理,就应向谁学习。语出唐.韩愈《师说》: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闻道有先

  • 易水悲歌

    同“易水歌”。宋陆游《读史有感》诗:“隆中高卧人千载,易水悲歌泪数行。”

  • 燕颔虬须

    同“燕颔虎须”。唐白居易《赠李兵马使》诗:“江南别有楼船将,燕颔虬须不姓杨。”并列 形容相貌威武。唐·白居易《赠李兵马使》:“江南别有楼船将,~不姓杨。”△褒义。用以指武将、勇士。→獐头鼠目。也作“虎

  • 应图求骏马

    源见“按图索骥”。又三国 魏曹植《献文帝马表》:“臣于先武皇帝世,得大宛紫骍马一匹,形法应图,善持头尾,教令习拜,又能行与鼓节相应。谨以奉献。”后以“应图求骏马”喻指求得堪担重任的杰出人才。唐杜甫《上

  • 朝四暮三

    同“朝三暮四”。宋黄庭坚《再答明略》诗之二:“使年七十今中半,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。据席谈经只强颜,不安时论取讥弹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白日圜文》:“出口雌黄,用狙翁朝四暮三之术;目生虚白,披羲皇天一地

  • 断马剑

    《汉书》卷六十七《朱云传》:“至成帝时,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,甚尊重。云上书求见,公卿在前。云曰:‘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……臣愿赐尚方斩马剑,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。’上问

  • 沉璧

    《史记.河渠书》:“於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,则还自临決河,沈白马玉璧于河,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竇决河。……”历史上黄河经常决口改道,古代常以玉璧沉到河里祭奠河神,以祈安流。后以“沉璧”咏帝王祭奠河

  • 五湖船

    同“五湖舟”。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.垂虹亭》词:“欲酹鸱夷 西子,未办当年功业,空系五湖船。”

  • 延陵葬子

    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延陵季子适齐。于其反也,其长子死。葬于赢博之间。孔子曰:‘延陵季子,吴之习于礼者也。往而观其葬焉,其坎深不至于泉,其敛以时服,既葬而封,广轮揜坎(揜,掩遮),其高可隐也。既封,左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