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日薄西山

日薄西山

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后以“日薄西山”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的临近危亡。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其余部分,也已‘日薄西山’……快进博物馆了。”


主谓 薄,迫近。太阳就要落山了。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,或腐朽的事物行将灭亡。语本汉·扬雄《反离骚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”。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爱卿传》:“君须听取:怕~,易生愁阻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衰败,接近死亡。→日薄虞渊 日薄崦嵫 日落西山 ↔日升月恒 如日中天 如日方升 旭日东升 方兴未艾 蒸蒸日上。也作“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”、“西山日薄”、“西山日迫”。


解释薄:迫近。本义指太阳快要落山了。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。

出处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

扬雄是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和方言学家,字子云,四川成都人。他的祖先本身居住在黄河和汾河之间,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和仇敌,逐渐西移,最终定居在岷山南面的郫县。

扬雄从小就爱好学习,为人豪爽,但他口齿结巴,说话不流利,因此喜欢沉默深思。他不过分追求富贵,不担忧害怕贫贱,不假装清廉而博取名声。他有宏伟的抱负,博览圣贤典籍,爱好作辞写赋。在扬雄之前,四川有个文学家司马相如,扬雄非常佩服他的文采,经常模仿他的作品。后来,他又觉得屈原的文才超过了司马相如,每次读屈原的文章,没有不流眼泪的。他认为,有才有德的人,遇上好时代就能全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遇上不好的时代就应该委曲求全,有没有机会是人的命运,何必投水自杀呢!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,每每摘引《离骚》的文句而反用其义,从岷山投到江中去哀悼屈原,题为《反离骚》。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:“美玉的碎屑和秋天的菊花啊,吃它是为了延长生命。本不想死的人儿啊,来到汨罗而自杀;留恋这心爱的世界啊,害怕太阳迫近西山。解开绑在扶桑树上的马缰啊,放手让马儿驰骋。即使凤凰飞腾也赶不上啊,难道是风神和云神?”

反义旭日东升

例句

许多腐朽思想,有的已进了博物馆,有的日薄西山,也快进博物馆了。


【词语日薄西山】  成语:日薄西山汉语词典:日薄西山

猜你喜欢

  • 载刺盈车

    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介休人也。家世贫贱。早孤,母欲使给事县廷。林宗曰:‘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?’遂辞。就成皋屈伯彦学,三年业毕,博通坟籍。善谈论,美音制。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

  • 数日恶

    好多天心情不愉快,多用于离别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太傅语右军曰:‘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数日恶。’”谢太傅:谢安。右军:王羲之。【词语数日恶】   汉语大词典:数日恶

  • 铁案如山

    源见“南山铁案”。谓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,像山一样不可推翻。明孟称舜《郑节度残唐再创》一折:“一任你口谰舌翻,辘辘的似风车样转,道不的铁案如山。”《聊斋志异.胭脂》:“铁案如山,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。”

  • 蒙吏

    同“漆园吏”。北周庾信《和裴仪同秋日诗》:“蒙吏观秋水,莱妻纺落毛。”【词语蒙吏】   汉语大词典:蒙吏

  • 宋国高风

    同“宋都风”。唐李咸用《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》诗:“宋国高风休敛翼,圣朝公道易酬身。”

  • 剑化龙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指龙泉、太阿二剑化作龙事,意谓脱俗成仙。宋陆游《宝剑吟》:“人言剑化龙,直恐兴风霆。”

  • 图穷匕见

    指荆轲(Kē科)在秦王政(即秦始皇)面前把地图展开到最后,露出匕首。后以此典比喻义士拼死抗争的壮烈行为。或比喻真相毕露,誓不两立。战国末,公元前227,荆轲,字公叔,奉燕国太子姬丹之命,与秦舞阳(一作

  • 蒲柳质

    同“蒲质”。清黄景仁《贺新凉.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》词:“怪我先衰蒲柳质,向生年、那得常三五。”

  • 织锦

    同“织锦回文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〈玉台新咏〉序》:“纤腰无力,怯南阳之捣衣;生长深宫,笑扶风之织锦。”唐李白《代赠远》诗:“织锦作短书,肠随回文结。”【词语织锦】   汉语大词典:织锦

  • 徐娘半老

    徐娘:徐昭佩,梁元帝的妃子。徐昭佩年纪很大时还与人私通,后人就以“徐娘半老”形容年老色衰犹有风情的中年妇女。徐昭佩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,容貌不佳,又不知礼节。梁元帝一只眼睛有毛病,每次梁元帝来,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