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杀青

杀青

古代于竹简上写字,写前先用火烤,令竹汗,乘竹青时易于书写,又可免虫蛀,叫做“杀青”。后则用以称成书完稿。《后汉书。吴祐传》:“欲杀青简以写经书。”李贤注:“杀青者,以火炙简,令汗,取其青易书,复不蠹,谓之杀青。亦谓汗简。”


成书完稿谓之 “杀青”。

为什么有如此说法呢?

原来,古代无纸之前,字刻在竹简上。刻之前,竹简先用火烤,竹会出 “汗”( 水珠) ,乘竹青时写刻就较容易,且可免虫蛀,这便是所谓的 “杀青”。可见,“杀青”原是个动作过程。

后汉书·吴祐传》: “恢 ( 祐父)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。”李贤注: “杀青者,以火炙简,令汗,取其青易书,复不囊,谓之杀青。亦谓汗简。”

杀青”后所成之 “书”被叫做 “汗简”。 “汗简”有 “史册”义。这样的 “史册”因 “杀青”而成,故又谓之 “汗青”。所以,文天祥 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之句,说的便是要光照史册之意,要名垂青史。 (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,记事之前要 “杀青”,令竹汗,乘青而书,因称史书为 “青史”。)

杀青”后被泛指书稿完成之意,不指动作过程,而是指其结果。陆游 《读书》: “《三苍》奇字已杀青,九译旁行方著录。”即谓《三苍》奇字已成书定稿。


【词语杀青】   汉语词典:杀青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诏

    同“凤书”。唐李商隐《梦令狐学士》诗:“右银台路雪三尺,凤诏裁成当直归。”【词语凤诏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诏

  • 钱埒

    源见“金埒”。谓积钱成堵,形容钱财极多。清赵翼《青山庄歌》:“已编钱埒买堂成,?倒金籯将地布。”【词语钱埒】   汉语大词典:钱埒

  • 三釜薄

    源见“三釜养”。谓俸禄虽高,但不能供养父母。宋陆游《柴怀叔殿院世彩堂》诗:“万钟苦晚三釜薄,人生此恨十八九。”

  • 宾主尽东南之美

    宾主:原泛指宾客与主人。后也特指西宾与居停主人(即东家)。 宾主都是东南地区的英俊。语出唐.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‘‘雄州雾列,俊彩星驰。台隍枕夷夏之交,宾主尽东南之美。”明.王錡《寓圃杂记》卷五:“先

  • 云台翁

    王偁《东都事略》卷一一八《隐逸》上《陈抟传》:“陈抟,字图南,毫州真源人也。……移居华山云台观,又止少华石室,每寝处,多百余日不起。”陈抟,宋初知名隐士,因居华山云台观,故人称“云台翁”。又以睡炼功为

  • 随珠荆玉

    同“隋珠和璧”。清姚鼐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诗:“随珠荆玉多奇士,金匮名山见异书。”见“随珠和璧”。清·姚鼐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:“~多奇士,金匮名山见异书。”【词语随珠荆玉】  成语:随珠荆玉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取资

    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源。”后以“取资”谓得到凭借、助益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事类》:“夫经典沈深,载籍浩瀚,实群言之奥区,而才思之神皋也。扬 班以下,莫不取资。”【词语取资】

  • 孟公不在兹

    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。谓知己者不在场。孟公,刘龚字,深知张仲蔚。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十六:“孟公不在兹,终以翳吾情。”

  • 秋风季鹰

    同“秋风张翰”。季鹰,张翰字。清 顾家相《醉花阴.题俞廙轩中丞卧游图》套曲:“值明良遇合当隆盛,莫便学秋风季鹰。”

  • 杖头资

    同“杖头钱”。《儒林外史》十八回:“谨择本月十五日,西湖宴集,分韵赋诗。每位各出杖头资二星。”【词语杖头资】   汉语大词典:杖头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