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桃叶桃根

桃叶桃根

乐府诗集.清商曲辞二.桃叶歌》郭茂倩解题引《古今乐录》:“《桃叶歌》者,晋 王子敬所作也。桃叶,子敬妾名,缘于笃爱,所以歌之。《隋书.五行志》曰: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《桃叶》诗云:‘桃叶复桃叶,渡江不用楫。但渡无所苦,我自迎接汝。’”子敬,王献之字。《桃叶歌》中另有诗句:“桃叶复桃叶,桃树连桃根。”相传桃叶有妹名桃根。后因以“桃叶桃根”为典,借指爱妾或歌妓。唐李商隐《燕台诗.冬》:“当时欢向掌中销,桃叶桃根双姊妹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乐府诗集》 卷四十五引《古今乐录》 曰:“桃叶歌者,晋王子敬之所作也。桃叶,子敬妾名,缘于笃爱,所以歌之。”晋·王献之《桃叶歌》:“桃叶映红花,无风自婀娜。春花映何限,感郎独采我。桃叶复桃叶,桃树连桃根。相怜两乐事,独使我殷勤。桃叶复桃叶,渡江不用楫。但渡无所苦,我自迎接汝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献之 (字子敬) 有妾名桃叶,其妹名桃根。王献之很钟爱桃叶,为她写了此歌。歌词大意是描写桃叶的美丽及两人之间的深切情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侍妾、歌妓等。

【典形】 桃根、桃根曲、桃根桃叶、桃叶、桃叶渡、桃叶桃根、叶闻渡江唱、迎桃叶、桃根渡、桃叶句、桃叶女、咏桃根。

【示例】

〔桃根〕 元·张可久《寨儿令·春思》:“怪桃根翠袖罗裙,伴梅花檀板金樽。”

〔桃根曲〕 宋·钱惟演《公子》:“歌翻南国桃根曲, 马过章台杏叶。”

〔桃根桃叶〕 宋·吴文英《桃源忆故人》:“桃根桃叶当时渡,呜咽风前柔橹。”

〔桃叶〕 宋·李莱老《生查子》:“妾情歌柳枝,郎意怜桃叶。”

〔桃叶桃根〕 唐·李商隐《燕台诗·冬》:“当时欢向掌中销,桃叶桃根双姊妹。”

〔叶闻渡江唱〕 明·高启《赋得桃坞送别》:“叶闻渡江唱,花忆映门题。”〔迎桃叶〕 元·白朴《木兰花慢·感香囊悼双文》:“叹物是人非,虚迎桃叶,谁偶匏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吠日与吠雪

    唐.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,予以为过言。前六七年,仆来南。二年冬,幸大雪,逾岭(指五岭)被南越中数州,数州之犬,皆苍黄吠噬

  • 鱼龙戏

    源见“鱼龙漫衍”。指奢豪的宫廷宴舞,形容宴乐之盛。唐李商隐《宫妓》诗:“不须看尽鱼龙戏,终遣君王怒偃师。”【词语鱼龙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龙戏

  • 当仁不让

    原意是说儒者以仁为己任,虽师亦无所逊。后则泛指应该做的事就应积极主动地去做,不推让。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说,如果遇见合乎仁义的事情,即使老师,也不应谦让,而应主动地去做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

  • 长堤帆影

    源见“锦帆天子”。指隋炀帝巡游。清 龙埰《芜城怀古》诗:“长堤帆影三千女,明月箫声廿四桥。”

  • 半死梧桐

    偏正 比喻丧失配偶。唐· 白居易《为薛台悼亡》:“~老病身。”△用于丧偶。也作“梧桐半死”。【词语半死梧桐】  成语:半死梧桐汉语大词典:半死梧桐

  • 湘灵瑟

    同“湘灵鼓瑟”。明 张邦伊《沈嘉则有三楚之游》诗:“停舟夜听湘灵瑟,倚阁高搴鄂渚云。”

  • 燕砾

    同“燕石”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知音》:“魏氏以夜光为怪石,宋客以燕砾为宝珠。”【词语燕砾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砾

  • 楚则失矣,齐亦未为得也

    据说楚国使者子虚出使于齐时,齐王向他夸耀本国“车骑之盛”。子虚不甘示弱,也盛称楚国云梦的富丽,作为对齐王的回答。却遭到为齐国辩护的乌有先生的反驳。最后亡是公出来说:“楚则失矣,齐亦未为得也。”表示争论

  • 东阁官梅

    南朝 梁何逊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》诗:“兔园标物序,惊时最是梅。衔霜当路发,映雪拟寒开。枝横却月观,花绕凌风台。朝洒长门泣,夕驻临邛杯。应知早飘落,故逐上春来。”注:“逊为建安王水曹,王刺扬州,逊廨舍有

  • 鹿走三山

    同“鹿走中原”。清吴伟业《功臣庙》诗:“鹿走三山争楚 汉,鸡鸣十庙失萧 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