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止谈风月

止谈风月

也作“莫谈公事”。风月,清风明月,指美好的景色。徐勉(466-535年),字修仁,南朝梁东海郯(tán谈)(今山东郯城)人。官至尚书仆射、中卫将军、中书令等。幼孤贫好学,6岁做祈霁(jì剂,雨止天晴)文。虽身居高位,不营私产,俸禄常用以资助亲族中贫困的人。他曾说:“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,我把清白留给子孙。”一天与门人夜坐,有个叫虞暠(hào浩,同“皓”)的人向他要求作詹事五官(官名,太子官属之长,负责办理皇后、太子家事),徐勉严肃地回答说:“今晚我们只可谈风月,不宜谈公事。”因而时人都敬服他无私。这个故事原比喻徐勉为官清正无私,后来用意有所转移。为回避黑暗政治往往以“莫谈国事”、“止谈风月”为掩饰。鲁迅先生的《准风月谈》这一名称,当是反其意而用之。“风月”,也可指男女情爱之事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25《徐勉传》378、383页:“(勉)常与门人夜集,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,勉正色答云:‘今夕止可谈风月,不宜及公事。’故时人咸服其无私。……勉虽居显位,不营产业,家无蓄积,俸禄分赡(shàn善,供给人财物)亲族之穷乏者。门人故旧或从容致言。勉乃答曰:‘人遗子孙以财,我遗之以清白。子孙才也,则自致辎(zī资,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,可载物,又可作卧车)軿(píng平,古代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幕的车);如其不才,终为他有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用韵答傅先之》:“一杯相属,莫孤风月今夕。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15回:“(能儿)如今长大了,渐知风月。” 近现代·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演义》22回:“今夕只可谈风月,谁教你论及时事?” 鲁迅《准风月谈·前记》:“我的谈风月也终于谈出了乱子来,不过也并非主张杀人放火。其实以为‘多谈风月’就是‘莫谈国事’的意思,是误解的。”


述宾 止,仅,只。只谈论风月之事,不谈公事。旧时常隐指莫谈国事。语本《南史·徐勉传》:“尝与门人夜集,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。勉正色答云:‘今夕止可谈风月,不宜及公事。’故时人服其无私。”△多用于婉拒他人不合时宜、场合地谈论公事、政事方面。


【词语止谈风月】  成语:止谈风月汉语词典:止谈风月

猜你喜欢

  • 笑闻鸡

    源见“颍川笑”。谓轻视追求官禄。宋陆游《自芳华楼过瑶林庄》诗:“此身醉死元关命,敢笑闻鸡趁早朝。”

  • 笑比黄河清

    宋.曾慥《类说》卷四八彭乘《墨客挥犀》:“(包拯)立朝刚毅,未尝有笑容,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。”《宋史.包拯传》:“拯立朝刚毅,贵戚宦官,为之敛手,闻者皆惮之,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。”黄河水浑浊,难得见

  • 蒋诩宅

    同“蒋生径”。清袁枚《过永州太守王蓬心留饮署中属题小像》诗:“蓬心先生旧相识,同看菜花蒋诩宅。”【词语蒋诩宅】   汉语大词典:蒋诩宅

  • 逐邓林日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指夸父追逐太阳未果弃杖化林事。形容行走疾速。宋梅尧臣《江邻幾暂来相见去后戏寄》诗:“疾驱似逐邓林日,不肯暂住行何穷?”

  • 潘杨之睦

    《文选.潘岳〈杨仲武诔〉》:“既藉三叶世亲之恩,而子之姑,余之伉俪焉……潘 杨之穆,有自来矣,矧乃今日慎终如始。”吕延济注:“谓岳父与仲武祖旧相知好,况今日我与仲武顺祖父之好如始也。”穆,通“睦”。后

  • 拟非其伦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拟人必于其伦。”后因以“拟非其伦”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。明胡应麟《诗薮.唐下》:“太白又与吴筠齐名,见唐史。虽拟非其伦,时亦矫矫。”主谓 指比拟不恰当。语本《礼记·曲礼下》

  • 楚腰卫鬓

    源见“楚宫腰”、“卫鬓”。谓细腰秀发。借指美女。唐李贺《洛姝真珠》诗:“市南曲陌无秋凉,楚腰卫鬓四时芳。”王琦汇解:“《太平御览》:《史记》曰,卫皇后字子夫,与武帝侍衣得幸,头解见其发鬓悦之,因立为后

  • 菱角磨作鸡头

    意思是困难波折很多。宋代陆游《书斋壁》诗:“平生忧患苦萦缠,菱刺磨成芡实圆。”自注:“俗谓困折多者谓菱角磨作鸡头。”芡( ㄆㄧㄢˋ piàn 欠):睡莲科植物,又称“鸡头”。【词语菱角磨作鸡头】

  • 贰虞

    《诗.鲁颂.閟宫》:“无贰无虞。”孔颖达疏:“无有贰心,无有疑误。”后以“贰虞”谓疑忌,猜忌。邓之诚《清诗纪事初编.李世熊》:“虽鼠伏蝟缩,必疑为蛟变螭腾,彼此贰虞,便成矛盾。”【词语贰虞】   汉语

  • 十十五五

    形容多少不等,分别聚合。《乐府诗集.艳歌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。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”一作:“十十将五五,罗列行不齐。”并列 ①形容错乱不齐,多少不等。《乐府诗集·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