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

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

只:语助词。 我的妈呀,我的天哪!不体谅人家的心哪! 本是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的怨愤语。 后用以泛指得不到别人的体谅。语出《诗.鄘风.柏舟》:“泛彼柏舟,在彼中河……之死矢靡它。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!”清.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五首:“夫子身为祖国,而急其所缓,缓其所急……觉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,得毋有反唇而相稽者乎?”也单引〔不谅人只〕。唐.张说《鄎国长公主神道碑》:“孰是言归,良人永违。恳愿毁形,托身坏衣。不谅人只,改嫔他士。”


其他 也、只,均为语助词。我的妈呀,我的天哪,不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哪! 原指少女因恋情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发出的怨语。后用来泛指得不到尊长的谅解方面。语出《诗经·鄘风·柏舟》:“泛彼柏舟,在彼中河……之死矢靡它。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!”[例]现在有的中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常常是~。△多用于表示心理感慨。


【词语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】  成语: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汉语词典: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

猜你喜欢

  • 琴高借双鲤

    同“琴高乘鲤”。宋刘筠《赤日》诗:“争得琴高借双鲤,暂游姑射对冰姿。”

  • 好头谁斫

    《资治通鉴.唐高祖武德元年》:“〔隋炀帝〕又尝引镜自照,顾谓萧后曰:‘好头颈,谁当斫之?’”后因以“好头谁斫”指将受杀戮。清黄遵宪《感事》诗:“闻道诟天兼骂贼,好头谁斫未分明。”【典源】 《资治通鉴》

  • 鲁鱼豕亥

    原谓书籍传抄或刊印之误,后则泛指事物本质不同而形体相似需认真分辨。孔子弟子子夏在去晋国途中,见一读历史书的人念道,“晋师三豕涉河。”立即纠正道,不对,不是什么“三豕”,而是“己亥”。因为“己”与“三”

  • 鸤鸠之仁

    《诗经.曹风.鸤鸠》:“鸤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”毛亨传:“鸤鸠之养其子,旦从上下,暮从下上,平均如一。”鸤鸠又作尸鸠,即布谷鸟。传说它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。郑玄笺:“喻人君之德,当均一于下也,以刺今在位之

  • 腰瘦东阳

    源见“沈约瘦”。形容消瘦。清 王锡振《念奴娇.京庐病起》词:“我亦腰瘦东阳,带围浑减尽,凤楼孤侧。”

  • 延陵解剑

    同“延陵许剑”。清 顾孝嘉《耍孩儿》套曲:“曾记得延陵解剑,休忘了范叔绨袍。”

  • 尹邢避面

    《史记.外戚世家》:“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,有诏不得相见。”汉武帝时,尹夫人和邢夫人同时受到宠爱。尹夫人做了皇后,邢夫人还是妃子,汉武帝就下诏不让她俩人相见。原因是邢夫人很美,皇帝怕她们相见惹下祸端

  • 喙长三尺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仲尼之楚,楚王觞之,孙叔敖执爵而立,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:‘古仁人乎!无此言已。’曰:‘立也闻不言之言矣,未之尝言,于此乎言之。市南宜僚弄丸,而两家之难解;孙叔敖甘寝秉羽,而郢人投兵

  • 黑貂裘敝

    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多形容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。黑貂,紫貂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维扬作》词:“算这边赢得,黑貂裘敝;那边输了,翡翠衾寒。”

  • 宁子佯愚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宁武子,邦有道则知;邦无道则愚。其知可及也;其愚,不可及也’。”宁武子,名俞,春秋时卫大夫。“武”是其谥号。邦,即国家。道,指国政。宁武子在国政昏乱的时候就显得愚笨,实际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