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沅芷澧兰

沅芷澧兰

楚辞.九歌.湘夫人》:“沅有芷兮,澧有兰。”谓沅水澧水两岸生长芳草。后以“沅芷澧兰”比喻高洁的人与事物。清金农《寄岳州黄处士》诗:“沅芷澧兰骚客远,朱桥粉郭酒人疏。”


并列 芷,香草。指生于沅水、澧水两岸的芳草。语本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沅有芷分澧有兰。”王逸注:“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,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,异于众草。”芷,一本作“茞”。澧,一本作“醴”。清·金农《寄岳州黄处士》:“~骚客远,朱桥粉郭酒人疏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比喻人或物的高洁。→香草美人 美人香草。也作“沅茝醴兰”、“沅芷湘兰”、“沅芷醴兰”。


【词语沅芷澧兰】  成语:沅芷澧兰汉语词典:沅芷澧兰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德从桥

    《汉书.薛广德传》:“薛广德字长卿,沛郡相人也……其秋,上酎祭宗庙,出便门,欲御楼船,广德当乘舆车,免冠顿首曰:‘宜从桥。’诏曰:‘大夫冠’。广德曰:‘陛下不听臣,臣自刎,以血污车轮,陛下不得入庙矣!

  • 异书

    袁山松《汉书》:“王充作《论衡》,蔡邕入吴,始得之,恒秘玩以为谈助。其后王朗为会稽守,又得其书,及还许下,时人称其才进,曰:‘不见异人,当得异书。’”东汉蔡邕对《论衡》评价甚高秘藏之,后有人称之为“异

  • 龟藏六

    《杂阿含经》卷四三:“过去时世,有河中草,有龟于中住止。时有野干饥行觅食,遥见龟虫,疾来捉取,龟虫见来,即便藏六。野干守伺,冀出头足,欲取食之。久守,龟虫永不出头,亦不出足。野干饥乏,瞋恚而去。诸比丘

  • 伊何底止

    同“伊于胡底”。鲁迅《〈朝花夕拾〉后记》:“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,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。长此滔滔,伊何底止?”见“伊于胡底”。鲁迅《〈朝花夕拾〉后记》:“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,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。长此滔

  • 流言止于智者

    流言:谣言。止:停止。智者:指明辨是非的贤士。 意谓智者明辨是非,不为流言所迷惑。语出《荀子.大略》:“语曰:‘流丸止于瓯臾,流言止于智者’。此家言邪学之所以恶儒者也。是非疑,则度之以远事,验之以近

  • 拜路尘

    同“拜车尘”。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六:“高情千古《闲居赋》,争信安仁拜路尘?”【词语拜路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拜路尘

  • 孤芳

    孤特独秀的花,旧时常用来比喻人品高洁。南朝梁沈约《谢齐竞陵王教撰高士传启》:“贞操与日月俱悬,孤芳随山壑共远。”但后代又用来比喻自命清高、脱离众人的人,如“孤芳自赏”,往往含贬义。【词语孤芳】   汉

  • 是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

    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:皆古书名。其书早已失传。 形容人博览群书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左史倚相趋过,王曰:‘是良史也,子善视之!是能读《三坟》《五典》《八索》《九丘》。’”易宗夔《新世说.赏

  • 大人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

    大人:指在高位的人,犹言“王者”。四时:春夏秋冬。 王者的道德像天地一样覆载万物,他的圣明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,他的施政像四时一样井然有序,他示人吉凶像鬼神一样奥妙莫测。 极言王者之德无所不合。语出

  • 八百诸侯

    八百:表示多数,虚指。诸侯:各小国国君。规定要服从王命,定期朝贡述职,有出军赋与服役义务。此典指周武王不约而与八百诸侯会师,诸侯都说,商纣王可以讨伐。【出典】:《史记》卷4《周本纪》120页:“是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