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指守困待援。黄遵宪《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》诗:“波臣守辙还无恙,日驭挥戈岂有名?”
《后汉书.朱晖传》附《朱穆传》:“穆字公叔。年五岁,便有孝称。父母有病,辄不饮食,差乃复常。及壮耽学,锐意讲诵,或时思至,不自知亡失衣冠,颠队坑岸。……其尊德重道,为当时所服。……穆又著《绝交论》,亦
源见“耻居王后”。指唐初诗人王勃与杨炯。唐李商隐《漫成五章》诗之一:“沈 宋裁词矜变律,王 杨落笔得良朋。”【词语王杨】 汉语大词典:王杨
南朝.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:‘森森如千尺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’”原是晋时庾子嵩对和峤的称誉,后因以“栋梁之用”或“栋梁之材”比喻能为国家担负重任的人。宋.胡
源见“不共戴天”、“卧薪尝胆”。形容怨恨极深,复仇心切。唐白居易《田布赠右仆射制》:“镇阳之乱,弘正殁焉。而布枕干尝胆,誓报冤耻。”
同“高阳酒徒”。元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一折:“高阳公子休空过,不比寻常卖酒家。”偏正 即高阳酒徒。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1折:“~休空过,不比寻常卖酒家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酒徒。随意、放荡。→高阳狂客
源见“人琴俱亡”。悲悼亡友。清王夫之《哀管生永叙》诗:“笛咽山阳馆,琴残子敬床。”
《史记.太史公自序》:“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,而太史公留滞周南,不得与从事,故发愤且卒。”汉武帝元封元年首封泰山。太史公司马谈滞留周南,以未能参与此事而深感遗憾。后用为伤叹羁旅他乡的典故。唐.杜甫《寄
颐:面颊。解颐:欢笑。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(今山东苍山兰陵镇)人。匡衡父辈世代务农,到了匡衡这一代才读书好学。家境贫寒,匡衡为人干农活来补贴家用,精力特别充沛。当时文士们都这样称赞匡衡:“当没人能解说《
《世说新语.汰侈》:“武帝尝降王武子家,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。……烝㹠肥美,异于常味。帝怪而问之,答曰:‘以人乳饮㹠。’帝甚不平,食未毕便去。”晋王济生活奢侈,据说他家用人乳喂养小猪,然后上笼蒸熟来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