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照乘之珠

照乘之珠

乘(shèng胜):古代称四匹马拉大车一辆为一乘。此典指魏惠王对齐威王说:魏国有能够象光明照亮大车行路之宝珠。后以此典比喻稀有之物。 魏惠王(前400年——前319年),名(yīng英),战国时魏国君,公元前369年——前319年在位。因从旧都城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迁新都城大梁(今河南开封)。所以又称梁惠王。他陆续开凿鸿沟。公元前344年召集逢泽(今开封东南)之会,自称为王。公元前333年,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同打猎在郊外野地。魏惠王问道:“大王也有宝货吗?”齐威王说:“没有。”魏惠王说:“象寡人这样小国,还有直径一寸之宝珠在大车前后照耀,有十二辆车,每车都有十枚宝珠,怎么以齐国这样万乘之国,反而没有宝珠呢?”此典又作“隋珠照乘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6《田敬仲完世家》1891页:“与魏王会田(同“畋〔tián田,打猎〕”)于郊。魏王问曰:‘王亦有宝乎?’威王曰:‘无有。’梁王曰:‘若寡人国小也,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,奈何以万乘(shèng胜,一乘,一车四马。万乘,万辆兵车。战国时大国也称万乘之国)之国而无宝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崔公度《珠赋》:“照魏王之乘,烛隋侯之室。” 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》五四:“赵璧连城价,隋珠照乘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山呜咽

    同“牛山下涕”。明 孙仁孺《东郭记.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》:“到斯时存耶否耶?呀!笑杀了齐景公牛山呜咽。”

  • 鸥鹭知音

    同“鸥鹭忘机”。宋高观国《西江月》词:“飞来鸥鹭是知音,一笑歌边醉酲。”

  • 处囊锥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喻怀才不露。宋楼钥《送从第叔韶尉东阳》诗:“向来湖海豪,四十可收敛。宁为处囊锥,莫作露刃剑。”

  • 过隙白驹

    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比喻光阴易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三折:“浮生似争穴聚蚁,光阴似过隙白驹。”见“白驹过隙”。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3折:“浮生似争穴聚蚁,光阴似~。”【词语过隙白驹】  成语:过隙白

  • 醉翁之意

   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八回: “仇五科说: ‘翩翁是 “醉翁之意” 罢哩。’ ” 参见:○醉翁之意不在酒【词语醉翁之意】  成语:醉翁之意

  • 鹡鸰

    源见“鹡鸰在原”。比喻兄弟。晋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岂无鹡鸰,固镇名器。”宋叶適《送巩仲同》诗:“天催鹡鸰玉楼去,漱流不并龙洲旁。”【词语鹡鸰】   汉语大词典:鹡鸰

  • 温其如玉

    见〔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〕。

  • 高唐暮雨

    同“高唐梦”。明徐渭《玉簪》诗:“洛浦惊鸿别,高唐暮雨归。”

  • 披羊裘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列传.严光》:“有一男子,披羊裘钓泽中。”后汉时,严光知道老同学刘秀做了皇帝,一定要派人找他,就改名换姓,隐居在富春江畔,披着老羊皮袄钓鱼。后因以“拥羊裘”为咏隐士之典。宋.王以宁《水调

  • 酆剑

    见“丰剑”。【词语酆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酆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