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牛头不对马嘴

牛头不对马嘴

比喻言谈或认识与事实不符。 也指所答非所问。语出《警世通言.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“苏雨道:‘我是苏爷的嫡亲兄弟,特地从涿州家乡而来。’皂隶兜脸打一啐,骂道:‘见鬼,大爷自姓高,是江西人,牛头不对马嘴!’”《官场现形记》一六回:“只要人家拿他一派臭恭维,就是牛头不对马嘴,他亦快乐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名人和名言》:“太炎先生是革命的先觉,小学的大师,倘谈文献,讲《说文》,当然娓娓可听,但一到攻击现在的白话,便牛头不对马嘴。”一引作〔驴唇不对马嘴〕。《醒世姻缘传》一八回:“一帖药吃下去,不特驴唇对不着马嘴,且是无益而反害之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五回:“一段话说了个乱糟糟,驴唇不对马嘴,更来的不着。”《三侠五义》九四回:“稍一疏神,便说的驴唇不对马口,那还有什么趣味呢?”


主谓 两下不相符合。比喻毫不相干。马南邨《燕山夜话》:“到了考试的时候,题目是祝寿的。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,弄得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语、观点等前后矛盾,或不合情理。也作“驴唇不对马口”、“驴唇不对马嘴”、“驴头不对马嘴”、“牛头不对马面”。


【词语牛头不对马嘴】  成语:牛头不对马嘴汉语词典:牛头不对马嘴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平起石

    同“初平叱石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初平起石,左慈掷杯。”

  • 阮放八隽

    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羊曼拜丹阳尹,客来早者,并得佳设,……不问贵贱。”南朝梁.刘孝标注引《羊曼别传》:“曼字延祖,泰山南城人。父暨,阳平太守。曼颓纵宏任,饮酒诞节,与陈留阮放等号兖州八达。”东晋名士

  • 伊尹佐治

    源见“伊尹荷鼎自进”。称赞贤相辅国。三国 魏曹植《殷汤赞》:“桑林之祷,炎灾可偿。伊尹佐治,可谓贤相。”

  • 失计

    计谋的失误。《大戴礼.保傅》:“成王中立而听朝,则四圣维之,是以虑无失计。”四圣:指周公、太公、召公、史佚。【词语失计】   汉语大词典:失计

  • 永锡不匮

    《诗经.大雅.既醉》:“孝子不匮,永锡其类。”原指孝道。后因以“永锡不匮”用为永远供给,不使匮乏的典故,形容恩遇之隆。唐.杨炯《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》:“余闻旧说,天降孔明,淮渭灵涎,丧落淑贞。永锡

  • 文翁劝学

    源见“文翁化俗”。赞美地方官能注重文化教育,启发民智。唐薛能《送崔学士赴东川》诗:“文翁劝学人应恋,魏绛和戎戍自休。”

  • 雉驯

    同“驯雉”。明海瑞《知县参评》:“履中牟之境而见雉驯之休,则知鲁恭之政矣。”【词语雉驯】   汉语大词典:雉驯

  • 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

    固:姑且。 将要取得什么,就先给予别人什么。 这是一种欲擒故纵,以退为进的策略。语出《老子》三六章:“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”(按今本《老子》“取”作“夺”,据《史记.管晏列传》索隐引《老子》校改。

  • 不愤不启

    原指只有学生急于想弄明白一种道理而尚未明白时,老师才去开导他们。后来则泛指不经过挫折或失败,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和取得成功。孔子在谈到他的教学方法时说,教导学生,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,不去开导他

  • 梁珠

    源见“魏车委照”。指宝珠。唐褚亮《奉和望月应魏王教》:“色共梁珠远,光随赵璧圆。”【词语梁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梁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