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牛鼎烹鸡

牛鼎烹鸡

吕氏春秋.应言》:“白圭谓魏王曰:‘市丘(市丘,一说为魏邑;一说即沛邱,齐地;《史记.孟子荀卿列传》唐司马贞《索隐》引《吕氏春秋》作“函牛之鼎”,较可取)之鼎以烹鸡,多洎(添汁)之,则淡而不可食;少洎之,则焦而不熟。’”

“牛鼎烹鸡”原指是方法不妥,工具不当,多添水则淡,少添水则焦,烹鸡要好,难于控制。后用“牛鼎烹鸡”意义有所转变,一般多比喻大材小用。

后汉书.边让传》蔡邕荐让“表”:“传曰:函牛之鼎以烹鸡,多汁则淡而不可食,少汁则熬而不可熟。此言大器之小用,固有所不宜也。”这是直接引述典故原义的例子,至如使用之例,如《史记.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驺衍其言虽不轨,傥亦有牛鼎之意。”这是以“牛鼎”比喻驺衍之术,若用其迂大于小处,则有“牛鼎烹鸡”之嫌。


主谓 牛鼎,盛牛之鼎,古代能煮全牛的食器。用可煮整头牛的大鼎来煮一只鸡。比喻大材小用。《后汉书·边让传》:“函牛之鼎以烹鸡,多汁则淡而不可食,少汁则熬而不可熟。此言大器之于小用,固有所不宜也。”△贬义。形容有才识的人未得重用的用语。→牛刀割鸡


【词语牛鼎烹鸡】  成语:牛鼎烹鸡汉语词典:牛鼎烹鸡

猜你喜欢

  • 掐掌流血

    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豫章太守顾邵,是雍之子。邵在郡卒,雍盛集僚属自围棋。外启信至,而无儿书,虽神气不变,而心了其故,以爪掐掌,血流沾褥。宾客既散,方叹曰:‘己无延陵之高,岂可有丧明之责!’于是豁情散

  • 馀粮栖亩

    《初学记》卷九引《子思子》:“东户 季子(传说中的上古君主)之世,道上雁行而不拾遗,耕耨馀粮宿诸亩首。”谓将馀粮存积田亩之中。称颂丰年盛世。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馀粮栖亩而弗收,颂声载路而洋溢。”《明史

  • 团扇悲歌

    同“团扇诗”。唐翁绶《婕妤怨》诗:“繁华事逐东流水,团扇悲歌万古愁。”

  • 红叶题情

    同“红叶题诗”。元 孙季昌《端正好.集杂剧名咏情》套曲:“刚被这㑇梅香紧将咱随定,不能够写相思红叶题情。”

  • 怅人琴

    同“哭人琴”。明张煌言《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》诗:“木落天空肃气森,重来海岸怅人琴。”【词语怅人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怅人琴

  • 衣后穿

    源见“梦棹郎”。喻指拍马奉迎,媚上得宠。宋王禹偁《读汉文纪》诗:“贾生多谪官,邓通终铸钱。谩道膝前席,不如衣后穿。”【词语衣后穿】   汉语大词典:衣后穿

  • 蔗尾

    源见“渐入佳境”。比喻境况越来越好。元李俊民《游青莲》诗:“渐佳如蔗尾,薄险似羊肠。”【词语蔗尾】   汉语大词典:蔗尾

  • 鹤唳风声

    同“风声鹤唳”。宋程俱《戏赠江仲嘉司兵》诗:“暮年谈笑有穰 孙,鹤唳风声走强虏。”见“风声鹤唳”。郭沫若《洪波曲》2章:“平时作威作福,蹂躏人权,战时~,抱头鼠窜。”【词语鹤唳风声】  成语:鹤唳风声

  • 读书帷

    源见“目不窥园”。指书斋。唐陈讽《赋得冬日可爱》诗:“未消埋径雪,先暖读书帷。”

  • 在疚

    指处于居丧正在忧苦的时候。《诗.周颂.闵予小子》:“遭家不造,嬛嬛在疚( ㄐㄧㄡˋ jiù 旧)。”《左传.哀公十六年》:“孔丘卒,公诔之曰:‘昊天不吊,不慭一遗老。俾屏余一人以在位,茕茕余在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