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衣绣夜行”。谓白日行游,炫耀于人。唐柳宗元《谢赐时服表》:“裁缝而为衣服,固可昼行。”【词语昼行】 汉语大词典:昼行
同“弓冶相承”。唐元稹《赠王承宗侍中》:“海 岱孕灵,弓裘袭艺。诗书礼乐,禀训于祖先。”【典源】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【今译】《礼记》中讲,锻冶能手的儿子,一定
源见“囊沙”。谓大将妙计破敌。唐陆贽《策问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》:“韩信决囊以摧敌,取贵汉朝。”
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喻指善识才者。唐白居易《闻李尚书拜相寄贺微之》诗:“夔禼定求才济世,张 雷应辨气冲天。”唐贾岛《寄令狐绹相公》诗:“良 乐知骐骥,张 雷验镆鎁。”【词语张雷】 汉语大词典:张雷
《史记.扁鹊仓公列传》唐张守节正义:“心重十二两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”后因以“三毛七孔”指心思,心机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三回:“及至第二日,见着十三妹,费尽三毛七孔,万语千言,更是不容
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喻指人生变幻莫测。清张问陶《观物》诗之四:“漠漠风花太有情,为周为蝶不分明。”
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十年以长,则兄事之。”古代礼法认为,对年长十岁以上的人,应当像对待兄长那样受到尊重。后因用为对年长于自己的同辈人表示敬意之词。唐.韩偓《赠吴颠尊师》:“伊余常仗义,愿拜十年兄。”此
源见“狡兔三窟”。借指避祸求福之法。三国 魏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深蒙薛公折节之礼,而无冯谖三窟之效。”主谓 冯谖为孟尝君建了三个藏身之所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,
同“白衣苍狗”。清蒋敦复《百字令.题保绪双笠图》词:“画里烟霞,酒边宾客,旧梦伤怀抱。苍茫摇首,浮云衣狗如扫。”
《易.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王臣蹇蹇,谓王臣忠告直谏;匪躬之故,谓并非为其自身的事。后以“蹇蹇匪躬”谓为君国而敢于忠言直谏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臣节》:“违令犯颜,蹇蹇匪躬者,安上之民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