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商止讹

王商止讹

讹(é鹅):错误,谣言。止讹:平息谣言。王商(?-前25年)字子威,涿郡蠡吾(今河北博野西南)人,迁居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。其父王武是汉宣帝的舅父,王商袭爵为乐昌侯。成帝时,官左将军,后为丞相。后为大将军王凤陷害,免相后呕血而死。建始三年(前30年)秋天,京城长安百姓们无故相惊扰,传说洪水将要淹没长安,百姓惊恐逃避,人们互相在奔跑中践踏,老人和孩子们发出哭号声,长安一片混乱。汉成帝亲自来到前殿,召集大臣商议对策。大将军王凤轻信谣言,提出:请太后、皇上和后妃转移到船上,让官吏百姓登上城楼来躲避洪水。群臣都同意王凤的说法。当时任左将军的王商却力排众议,认为这种传言毫无根据,不应让吏民登上城楼躲避,这样做只会使百姓更加惊恐不安。汉成帝采纳了王商的劝告。后来,长安城内秩序略见安定。事实证明,所谓发洪水的传言是谣传的。后以此为典,咏临危不惊,沉稳而有主见的大臣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2《王商传》3369、3370页:“王商字子威,涿郡蠡吾人也,徙杜陵。商父武,武兄无故,皆以宣帝舅封。无故为平昌侯,武为乐昌侯。”“父薨,商嗣为侯。……元帝崩,成帝即位,甚敬重商,徙为左将军。、“建始三年秋,京师民无故相惊,言大水至,百姓奔走相蹂躏,[老弱号呼],长安中大乱。天子亲御前殿,召公卿议。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,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。群臣皆从凤议。左将军商独曰:‘自古无道之国,水犹不冒城郭。今政治和平,世无兵革,上下相安,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?此必讹言也,不宜令上城,重惊百姓。’上乃止。有顷,长安中稍定,问之,果讹言。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,数称其议。而凤大惭,自恨失言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瀚《蒙求》:“桓潭非谶,王商止讹。” 元·脱脱《宋史·张咏传》:“止讹之术,在乎识断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户

    同“袁安门”。唐牟融《山寺律僧画兰竹图》诗:“绿径日长袁户在,紫基秋晚谢庭空。”

  • 倚伏机

    源见“倚伏”。指事物互相依存转化的机制。清曹寅《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》之五:“尘世难量倚伏机,静驱猫犬闭柴扉。”

  • 弦直

    同“直如弦”。《后汉书.李固传赞》:“燮同赵孤,世载弦直。”【词语弦直】   汉语大词典:弦直

  • 驹伏辕

    源见“辕下驹”。形容畏缩不前,无所作为。宋陆游《闻孙岩老挂冠叹仰之馀辄赋长句》:“后人竞作驹伏辕,未死奄奄如九泉。”【词语驹伏辕】   汉语大词典:驹伏辕

  • 三豕渡河

    同“三豕涉河”。汉蔡邕《月令问答》:“书有转误,三豕渡河之类也。”见“三豕涉河”。汉·蔡邕《月令问答》:“盖书有转误,~之类也。”【词语三豕渡河】  成语:三豕渡河汉语大词典:三豕渡河

  • 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

    几( ㄐㄧ jī ):细微的迹象。亦作“机”。作:起来,动作。 君子察觉事物变化的先兆,就立即行动起来,等不得一天过完。 表示君子能抓紧时机行事,动作迅速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君子见几而作,不

  • 岩野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才德之士隐居之处。宋曾巩《与杜相公书》:“当今内自京师,外至岩野,宿师硕士,杰立相望。”《宋史.杨徽之传》:“乃至周岩野以聘隐沦,盛科选以来才彦。”【词语岩野】   汉语大词典:岩

  • 贺囊佳制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唐李贺的诗囊。借指优美诗作。宋 吕渭老《好事近》词:“从此贺囊佳制,有新奇题目。”

  • 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

    陈力:发挥能力。就列:走上岗位,即担任职务。 尽自己力量去担负职务,实在做不好就辞职。 表示要勇于负责,决不尸位素餐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周任有言曰:‘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”宋.范仲淹《让观察

  • 化人汉文帝

    《汉书.文帝纪.赞》:“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,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。有不便,辄驰以利民……专务以德化民,是以海内殷富,兴于礼义,断狱数百,几致刑措。”史称汉文帝刘恒专为善政,注重教育,以德化民。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