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猷爱此君

王猷爱此君

同“子猷惜此君”。唐牟融《题陈侯竹亭》诗:“岁寒高节谁能识,独有王猷爱此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在陈之厄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〔孔子〕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后因以“在陈之厄”称饥贫急难等困境。《镜花缘》五一回:“幸亏女大王将衣箱送还;

  • 江陵种橘

    源见“千头木奴”。指为后代积蓄维持生计的家产。唐李商隐《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》诗:“江陵从种橘,交 广合投香。”事觉母者,据纪昀说,当作“事毋觉者”。

  • 朱陈之睦

    同“朱陈之好”。明唐顺之《贺氏孙杨二妻墓志铭》:“孙 贺皆丹阳巨族,而杨之族亦望于无锡,故二孺人相继归于贺氏,有朱 陈之睦焉。”【词语朱陈之睦】  成语:朱陈之睦汉语大词典:朱陈之睦

  • 三槐

    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三公的代称。《陈书.周迪传》:“位等三槐,行均四岳。”【词语三槐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槐

  • 姑射子

    同“姑射”。唐柳宗元《夏夜苦热登西楼》诗:“谅非姑射子,静胜安能希。”

  • 遏云

    同“遏行云”。唐张祜《边上逢歌者》诗:“垂老秋歌出塞庭,遏云相付旧秦青。”【词语遏云】   汉语大词典:遏云

  • 担山赶日

    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七回:“行者笑道:‘我……善会担山赶日头。’”“担山赶日”之说,明代早已传述,不过不仅限于“二郎神”之事。今四川灌县民间流传有“二郎担山赶太阳”之说。后因用为战胜自然的勇武行为的典故。

  • 刘宽蒲鞭

    源见“蒲鞭”。指良吏施政有方,刑宽政仁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伋竹马,刘宽蒲鞭。”

  • 一紫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。当是时也,五素不得一紫。桓公患之,谓管仲曰:‘寡人好服紫,紫贵甚,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,寡人奈何?’”谓上有所好,下必效之。后用为典实,指服饰紊乱。《

  • 倒屣迎宾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〇七引《后汉书》:“肃宗始修古礼,巡狩方岳。崔骃上《四巡颂》,帝叹之,谓侍中窦宪曰:‘知崔骃乎?’对曰:‘班固数为臣说之,然未见。’帝曰:‘公爱班固,而忽崔骃,叶公之好龙也。可试见。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