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疾风知劲草

疾风知劲草

比喻在极其困难的关头,才能识别一个人是否可靠和坚定。王霸(?-59年)字元伯,颖川颖阳(今河南许昌)人。王莽末年,投光武帝刘秀,任功曹令史,历经多次战斗。起初有数十人跟着王霸,后来因在河北与王郎相持时,光武帝一度受到挫折,这些人一个个都开小差跑了。光武帝十分感慨地对他说:“在颖川投奔我的人都跑了。只有您还在我身边,真是疾风知劲草啊!”光武帝即位,更封富波侯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20第734页《王霸传》:“及光武为大司马,以霸为功曹令史,从渡河北。宾客从霸者数十人,稍稍引去。光武谓霸曰:‘颖川从我者皆逝,而子独留。努力!疾风知劲草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太宗诗: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”


主谓 经过猛烈的大风吹扫,就能知道挺立不倒的草是坚韧强劲的。比喻具有坚强意志的人,在关键时刻能经得起考验。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:“光武谓霸曰:‘颍川从我者逝,而子独留努力,~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比喻人的意志坚强。→路遥知马力 岁寒松柏 松柏后凋。也作“疾风劲草”。


【词语疾风知劲草】  成语:疾风知劲草汉语词典:疾风知劲草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哉之歌

    《书.益稷》:“乃赓载歌曰:‘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,庶事康哉。’”康:太平。本为古代歌谣,称颂君明臣良,诸事安宁。后以“康哉之歌”泛指赞颂太平盛世之辞。《晋书.段灼传》:“朝廷咏康哉之歌,山薮无伐檀之人

  • 待文王而后兴

    兴:感动奋发。 等待文王出来而后发奋向上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待文王而后兴者,凡民也。”后因引用此语,谦称自己是个“凡民”。晋.葛洪《抱朴子.嘉遁》:“即今圣主,乃与尧舜一致,愍此黎民,亦可比屋

  • 废寝忘食

    废,停止、放弃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做事专心致志或心有所思所恋。源于北魏赵黑故事。赵黑,字文静,原名海,是凉州隶户,自称先世为河内温(今河南沁阳)人,五世祖赵术晋末为平远将军、西夷校尉,才迁居

  • 天道好还

    《老子》:“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,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”“天道好还”,意谓恶有恶报。宋.辛弃疾《九议.其九》:“方怀王入秦时,楚人之言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。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

  • 宗炳画

    同“宗子图”。清查慎行《次灌园浔阳唱和赋感见赠二十四韵》:“胜游宗炳画,往事季心钳。”

  • 遇事生端

    见“遇事生风”。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秧状元》:“他常常~,专找岔子。”

  • 沙之汰之

    源见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”。谓去除杂质。前蜀韦庄《又玄集序》:“沙之汰之,始辨辟寒之宝;载雕载琢,方成瑚琏之珍。”

  • 杜乔直

    《后汉书.杜乔传》:“杜乔字叔荣,河内林虑人也。……汉安元年,以乔守光禄大夫,使徇察兖州。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;陈留太守梁让、济阴太守汜宫、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。……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

  • 鳌洲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传说中海上仙山。亦借指东海。唐黄滔《秋色赋》:“上澄鹊汉以清浅,东莹鳌洲而渺弥。”唐皎然《杂兴》诗之二:“鹤驾何冥冥,鳌洲去浩浩。”【词语鳌洲】   汉语大词典:鳌洲

  • 不哑不聋

    同“不痴不聋”。《古尊宿语录.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绍兴二十八年:‘敢问大众,因甚不觉?岂不见道,不哑不聋,不做大家公。’”见“不痴不聋”。《古尊宿语录·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绍兴二十八年‘敢问大众,因甚不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