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足

白足

原指北魏世祖时高僧惠始,后泛指僧人。惠始,张姓,家本清河(今河北故城),到长安观习经典,后来身受刀刃,体肤无伤,从习禅至没世,五十余年,不曾寝卧。世祖十分崇敬他,常以礼相待。始常赤足行走,虽踏泥尘之上足也不污,甚至愈走色愈鲜白,世人称他“白足师。”太延年,在八角寺,僧徒满侧,端坐凝神而绝,停尸十余日,坐姿不改,容色如一,举世认为神异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114《释老志》3033页:“义真之去长安也,赫连屈丐追败之,道俗少长咸见坑戮。惠始身被白刃,而体不伤。众大怪异,言于屈丐。屈丐大怒,召惠始于前,以所持宝剑击之,又不能害,乃惧而谢罪。统万平,惠始到京都,多所训导,时人莫测其迹。世祖甚重之,每加礼敬。始自习禅,至于没世,称五十余年,未尝寝卧。或时跣(xiǎn险,赤脚)行,虽履泥尘,初不汗足,色愈鲜白,世号之曰白脚师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商隐《李义山诗集·卷5·天平公座中》:“白足禅僧思败道,青袍御史拟休官。” 宋·苏轼《赠上天竺辩才师》:“坐令一都会,男女礼白足。”


【词语白足】   汉语词典:白足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策五成

    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家。’”传说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,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。后因以“七策五成”谓谋略高深。

  • 挥麈柄

    同“挥麈”。唐杨巨源《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》诗:“闲言挥麈柄,清步掩蜗庐。”清唐孙华《喜姜西溟及第》诗:“粝饭常同啜菜羹,清言不厌挥麈柄。”

  • 楹语

    源见“晏子楹”。指收藏的遗言。清顾炎武《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》诗:“儿从死父传楹语,帝遣生徒受壁经。”【词语楹语】   汉语大词典:楹语

  • 束缊乞邻

    同“束缊请火”。宋林逋《和酬周寺丞》:“门横野水席凝尘,束缊谁能问乞邻?”

  • 兰艾同焚

    芳草与杂草同遭烧毁,比喻贵贱贤愚同归于尽。《晋书.孔坦传》:“兰艾同焚,贤愚所叹。”一作“芝艾俱焚”。主谓 兰草和艾草一起烧掉。比喻好坏一起毁灭。《晋书·孔坦传》:“~,贤愚所叹。”△多用于写人与事物

  • 仲蔚蒿莱

    同“仲蔚蓬蒿”。清吴伟业《沁园春.云间张青琱从中州南还索调寿母》词:“念高堂老母,桓釐志行;穷途游子,仲蔚蒿莱。”

  • 三舍退

    同“退避三舍”。清宋琬《满江红.赠赵千门谪官武陵》词之一:“八叉手,谁能两,三舍退,予非让。”

  • 道南居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借指居于贫民区。形容穷困。清毛奇龄《寄周焘》诗:“坐客已倾江左泪,闻君尚在道南居。”

  • 江使反璧

    参见“祖龙”。

  • 当世第一

    《新唐书》卷一五〇《李揆传》:“(李)揆美风仪,善奏对,帝叹曰:‘卿门地、人物、文学皆当世第一,信朝廷羽仪乎!’……揆至蕃,酋长曰:‘闻唐有第一人李揆,公是否?’揆畏留,因绐之曰:‘彼李揆,安肯来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