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鹿随轩

白鹿随轩

后汉书.郑弘传》“〔郑弘〕政有仁惠,民称苏息。迁淮阳太守”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》:“弘消息繇赋,政不烦苛。行春天旱,随车致雨。白鹿方道,侠毂而行。弘怪问主簿黄国曰:‘鹿为吉为凶?’国拜贺曰:‘闻三公车轓画作鹿,明府必为宰相。’”郑弘后来果然代邓彪为太尉。后因以“白鹿随轩”为称颂地方官为政清明、必将升迁的典故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》:“蔚炳胥变,攀陪遂远,白鹿随轩,丹晕附冕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后汉书·郑弘传》注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弘消息繇赋,政不烦苛。行春天旱,随车致雨。白鹿方道,侠 (jia)毂而行。弘怪问主簿黄国曰:‘鹿为吉为凶?’国拜贺曰:‘闻三公车轓(fan) 画作鹿,明府必为宰相。’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亦引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后汉郑弘任淮阳太守,减免赋役,省除烦政。春旱时在郡中视察,随车下雨。有两只白鹿遇于道上,在两边靠着车行走。郑弘问黄国:“这主什么吉凶?”黄国说:“听说三公的车幛上画着鹿,您一定会做宰相。”后来郑弘果官至太尉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为政清明。

【典形】 白鹿、白鹿随轩、彤襜双白鹿、朱轓引鹿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鹿〕 唐·李白 《赠宣城宇文太守》:“竹马数小儿,拜迎白鹿前。”

〔白鹿随轩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柳遐墓志》:“蔚炳胥变,攀陪遂远,白鹿随轩,丹晕附冕。”

〔彤襜双白鹿〕 唐·李白《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》:“彤襜双白鹿,宾从何辉赫。”

〔朱轓引鹿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竹宇闻鸠,朱轓引鹿,留憩甘棠之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城

    源见“藩垣”。指藩屏王室若城的宗子封国。《南齐书.高帝十二王传论》:“分珪命社,实寄宗城,就国之典,既随世革,卿士入朝,作贵蕃辅。”【词语宗城】   汉语大词典:宗城

  • 骑羊成仙

    汉.刘向《列仙传.葛由》:“葛由者,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羊卖之。一旦,骑羊而入西蜀。蜀中王侯贵人追上,上绥山。绥山在峨嵋山(原作“娥媚”,此从俗改)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不复还,皆得仙道。故里谚曰

  • 两部蛙

    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指鸣叫着的青蛙。宋戴复古《豫章巨浸呈陈幼部提干》诗:“自成鼓吹喧朝夕,输于东湖两部蛙。”【词语两部蛙】   汉语大词典:两部蛙

  • 孟博登车

    同“范滂揽辔”。明梅鼎祚《玉合记.杭海》:“古今治少乱多,以此孟博登车,祖生击楫。”【词语孟博登车】  成语:孟博登车汉语大词典:孟博登车

  • 天高听卑

    《吕氏春秋.制乐》:“宋景公之时,荧惑在心(荧惑,火星;心,即商星,在宋之分野),公惧,召子韦而问焉,曰:‘荧惑在心,何也?’子韦曰:‘荧惑者,天罚也;心者,宋之分野也;祸当居君。虽然,可移于相。’公

  • 枌榆社

    参见:枌榆

  • 定省凊温

    同“晨昏温凊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庐山会合》:“怎知他近来康履。总然是身安体豫,其如我定省凊温无地。”【词语定省凊温】  成语:定省凊温汉语大词典:定省凊温

  • 黑牡丹

    宋.苏轼《分类东坡诗》十一《墨花》:“独有狂居士,求为黑牡丹。”宋.程縯注:“唐末刘训者,京师富人。……京师春游,以观牡丹为胜赏。训邀客赏花,乃系水牛数百在前,指曰:‘此刘氏黑牡丹也。’”“黑牡丹”原

  • 短狐伺景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指传说中的怪物含沙射影,使人得病。比喻奸人以卑劣手段伺机害人。唐柳宗元《闵生赋》:“雄虺蓄形于木杪兮,短狐伺景于深渊。”

  • 阮修钱

    同“阮公钱”。唐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》:“宦无毛义檄,婚乏阮修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