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

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

礼仪:指《周礼》的礼文。三百:与“三千”对举,表示一少一多。威仪: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。 周礼礼文有三百,各种事仪有三千。 极言古代礼仪之繁琐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,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,待其人然后行。”同书《礼器》:“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。”郑玄注:“经礼谓《周礼》也。《周礼》六篇,其官有三百六十。曲,犹事也。事礼,谓今《礼》也。礼篇多亡,本数未闻。其中事仪三千。”《大戴礼记.卫将军文子》:“孔子曰:‘礼仪三百,可勉能也;威仪三千,则难也’。”也引作〔礼经三百,威仪三千〕。《汉书.礼乐志》:“周监于二代,礼文尤具。事为之制,曲为之防。故称礼经三百,威仪三千,于是教化浃洽。”《晋书.刑法志》:“臣闻礼经三百,威仪三千,故甫刑大辟二百,五刑之属三千,礼之所去,刑之所取,失礼即入刑,相为表里者也。”《梁书.徐勉传》:“虽复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,经文三百,威仪三千,其大归有五,即宗伯所掌典礼,古为上,凶次之,宾次之,军次之,嘉为下也。”罗惇曧《文学源流.三代以上文学》:“礼经三百,威仪三千,礼之文备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犬马之心

    人臣对君主表示尽忠的卑词,谓效忠于君主,如犬马之报答主人。《史记.三王世家》:“臣窃不胜犬马心。”偏正 比喻臣对君或仆对主的忠诚之心。语本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臣窃不胜犬马心,昧死愿陛下下诏有司,因盛

  • 不朽之盛事

    指文章。意谓立言可以不朽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典论.论文》:“盖文章,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唐.张籍《上韩昌黎书》:“若执事守章句之学,因循于时,置不朽之盛事,与夫不知言者亦无以异矣。”【词语不朽之

  • 夺席

    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戴凭传》:“戴凭字次仲,汝南平舆人也。习《京氏易》。年十六,郡举明经,征试博士,拜郎中。时诏公卿大会,群臣皆就席,凭独立。光武(光武帝刘秀)问其意。凭对曰:‘博士说经皆不如臣

  • 程婴忍死

    同“程婴保孤”。清归庄《读郑所南心史》诗之五:“程婴忍死难存赵,去病忘家未灭奴。”

  • 盍各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颜渊、季路侍。子曰:‘盍各言尔志?’”后以“盍各”指各抒其志。亦指志趣。南朝梁简文帝《答湘东王书》:“吾既拙于为文,不敢轻有掎摭,但以当世之作,历方古之才人,远则扬、马、曹、王,近

  • 小草复出

    同“小草出山”。明王思任《沈文端公〈纶扉奏稿〉序》:“逾三十年,而予小草复出,与公之闻孙试起部。”

  • 从祀先公

    《春秋左传.定公八年.经》:“从祀先公。”鲁闵公立二年而薨,僖公立。僖虽是闵庶兄,然尝为闵臣,又后为君,故位次当在闵下。鲁文公即位,乃进僖公神位居闵之上。《左传》曰:“跻僖公,逆祀也。”后定公八年《经

  • 青女飞霜

    同“青女司霜”。清袁枚《和涂长卿秀才九月开牡丹之作》诗:“紫云题句因红叶,青女飞霜到绛楼。”【典源】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至秋三月,地气不藏,乃收其杀,百虫蛰伏,静居闭户,青女乃出,以降霜雪。”汉·高

  • 灞桥驴上吟

    源见“骑驴索句”。借指野外闲吟。宋文天祥《山中再次胡德昭韵》之一:“不将颜色污黄金,落得灞桥驴上吟。是处江山生酒兴,满天风雪得梅心。”

  • 肩拍洪崖

    同“肩拍洪”。清宋琬《双双燕.题佟汇白中丞伯仲渔樵图》词:“行脚,苍岩翠壑,肩拍洪崖,弟酬兄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