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

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

汉.刘向《说苑.权谋》:“韩昭侯造作高门。屈宜咎曰:‘昭侯不出此门。’曰:‘何也?’曰:‘不时。吾所谓不时者,非时日也。人固有利不利。昭侯尝利矣,不作高门,往年秦拔宜阳,明年大旱民饥,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,而顾反益奢。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也。’高门成,昭侯卒,竟不出此门。”

福无重至,是指好的事情不会同时或接连到来。俗言“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”即本于此。

明.高则城《琵琶记.糟糠自厌》:“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却是真。”

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二七:“这才真是‘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’。头天晚上陈文婷没有践约,累他空等了一晚,第二天,周金就被捕了。”


其他 福佑不会接连而来,祸害却会接踵而至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“往年秦拔宜阳,明年大旱,民饥。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,而顾反益奢。此所谓~者也。”△多用于社会情状方面。


【词语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】  成语: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汉语词典: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凰来仪

    《书.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。”孔传:“仪,有容仪。备乐九奏而致凤皇,则馀鸟兽不待九而率舞。”后因以“凤凰来仪”指德化天下的瑞应。唐柳宗元《晋问》:“有百兽率舞,凤凰来仪,於变时雍之美,故其

  • 仙童驭竹

    源见“竹马交迎”。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,惠及百姓,受到儿童欢迎。唐骆宾王《饯郑安阳入蜀》诗:“剑门千仞起,石路五丁开。海客乘槎渡,仙童驭竹回。”

  • 公孙开阁

    同“东阁招贤”。唐王韫秀《喻夫阻客》诗:“公孙开阁招嘉客,知道浮荣不久长。”【典源】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时上方兴功业。娄 (屡) 举贤良。(公孙) 弘自见为举首,起徒步,数年至宰相封侯,于是起客馆,

  • 眦裂发指

    源见“眦裂”。目眶瞪裂,头发竖起。形容盛怒。清薛福成《庸盦笔记.山东某生梦游地狱》:“山东某生者……见世间有不平事,则眦裂发指。”【词语眦裂发指】  成语:眦裂发指汉语大词典:眦裂发指

  • 东人

    《诗.小雅.大东》:“东人之子,职劳不来。”朱熹集传:“东人,诸侯之人也。”本指西周统治下的东方诸侯国人,后泛指陕以东之人。唐韩愈《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》诗:“相公罢论道,聿至活东人。”唐李商

  • 禾黍之悲

    源见“禾黍愁”。对故国破败的哀伤。宋岳珂《桯史.赵良嗣随军诗》:“一旦决去,视宗国颠覆,殊无禾黍之悲,反吟咏以志喜。”偏正 因故国破败而生的悲哀。宋·岳珂《桯史·赵良嗣随军诗》:“一旦决去,视宗国颠覆

  • 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

    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规箴》:“远公在庐山中,虽老,讲论不辍。弟子中或有堕(通惰)者。远公曰: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”原是晋代高僧慧远劝勉弟子珍惜年轻时光好学勿惰,后用

  • 场屋

    唐代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夜半月高弦索呜,贺老琵琶定场屋。”指技艺演出的场所。贺老:贺怀智,乐师。又《宋史.陈彭年传》:“太平兴国中举进士,在场屋间颇有隽名。”则是科举时代考试的场所。【词语场屋】   

  • 摇子公指

    同“食指动”。清袁枚《齿痛》诗:“徒摇子公指,愁对亚夫箸。”

  • 濠上之风

    同“濠梁之气”。南朝 梁慧皎《高僧传.竺道壹》:“少以篇牍著称,性率,素好丘壑,一吟一咏,有濠上之风。”